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有助于写出更有意义的作文,作文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有点睛之笔的结尾,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谈底线作文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谈底线作文篇1
人生犹如一场赛事,行为的底线就好比是做人的规则。不确立规则,比赛没有办法进行。而给自己确立了底线并守住底线,就有了左右善良变凶残的闸门,就有了控制正义转邪恶的开关,就有了走出人生歧途的路标。
无愧于心
有一个女孩,家境不好,但她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当年高考中考取了其所在市的理科状元。正在她四处筹措上学的学费时,一家益智类的保健品厂找上门来,承诺说只要女孩声称自己高中三年一直坚持服用该厂产品,因而才增强了智力获得了成功,那么就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报酬。女孩毫不犹豫地断然拒绝。
在金钱诱惑面前,这个女孩守住了心中的底线,她没有做违背自己的良心,让自己违心的事情。
取之有道
东汉有个名士杨震,为官清廉,在他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昌邑县令王密夜里怀揣十斤金子,悄悄来到杨震住处,双手奉上。杨震不看金子,笑问王密:“咱俩也算得上老朋友了,我很了解你,可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呀?”王密急忙声明金子是自己正当渠道所得,绝非贪贿而来,敬奉老先生也只为聊表寸心,并说:“现在深更半夜,这事根本无人知道。”杨震一字一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是无人知道!”王密听罢,满面羞愧,连声感谢杨震的教诲,收起黄金离去。从此,“四知拒金”的故事流传千古。
“四知”是清官杨震的底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伸手必抓,违纪必纠,犯法必惩,为官者应像杨震一样守住自己的底线。
守住底线就守住了你做人的尊严,守住了你的事业,就守住了你的饭碗;守住底线,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你所做的一切就对得起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对得起赋予你权力与责任的人民大众。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仅仅满足于自己的私欲。我们要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共同守住自己心灵的底线!
谈底线作文篇2
一只正在偷食的老鼠被猫逮住。老鼠哀求:“请放过我吧,我会送给你一条大肥鱼。”猫说:“不行。”老鼠继续说:“我会送给你五条大肥鱼。”猫还是不答应。老鼠仍不死心:“你放了我,以后我每天送给你一条大肥鱼。逢年过节,我还会拜访你。”猫眯起眼睛,不语。
老鼠说:“你平常很少吃到鱼,只要肯放我一马,以后就可以天天吃鱼。这件事情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他人都不知道,何乐而不为呢?”
猫依然不语,心里却在犹豫:老鼠的主意的确不错,放了它,我能天天吃到鱼。但放了它,它肯定还会偷主人的东西,胆子越来越大。我再次抓住它,怎么办?放还是不放?如果放,它就会继续为非作歹,主人会迁怒于我,把我撵出家门。那时,别说吃到鱼,就连一日三餐都没了着落。如果不放,老鼠或其同伙就会向主人告发这次交易,主人照样会将我扫地出门。如果睁只眼闭只眼,主人会认为我不尽职守,同样会将我驱逐出去。一天一条鱼固然不错,但弄不好会丢掉一日三餐,这样的交易不划算。
想到这些,猫突然睁大眼睛,伸出利爪,猛扑上去,将老鼠吃掉了。
猫是聪明的,它的选择也是正确的。面对老鼠的许诺,它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日三餐。一日三餐便是它的底线。猫当然希望一日一鱼,但连起码的一日三餐都保不住的话,一日一鱼便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可悲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面对“一日一鱼”的诱惑,动心了。他们还没来得及品尝“一日一鱼”的味道,便被绳之以法,失去宝贵的“一日三餐”不说,还断送了大好前程,甚至身家性命。
谈底线作文篇3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为;道德是炎,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的辉煌!
但是,为什么这朵道德之花会被人们那么肆意的蹂躏,那么被人们贱踏在脚下,为什么人们对它那么熟视无睹呢?我想问一句: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呢?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幸掩埋岳飞、秋瑾一代名将的地方,曾上演着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剧:一位小子掉进湖中,在生与死的旋涡中挣扎,旁观者数百,却无一相救。更有甚者,居然有人提出“出众一百才救”的主意。孩子在大人们的麻木中停止了挣扎,黑发送幼童的悲剧就上演。那是人间最凄惨悲剧的重演啊!可悲!可叹!可恼啊!我们的道德底线中哪里?伸出你的手,足以使一个生命苏醒,而停住你的脚,却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现啊!
现代价值观必须摆脱自我与自私的束傅,跨越金钱与名利的栅栏,走出道德沦丧的怪圈,跳出明哲保身的沟壑。话虽说得这样好听,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在现今物欲纵流的社会,在利益杠杆与道德的天平之上,人们的观念当然是有偏向性的。不然怎就出了轰动一时的三聚氰氨事件呢?商家居然为一已之私欲拿那些无敌的孩子开刀。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啊!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说得可不这个理?那些制造商会将那些毒奶粉给自己的孩子吃吗?难道别人的孩子就不是一个生命吗?我不禁想向那些制造商打个问号。钱真的那么重要吗?你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呢?为民钱进监狱值吗?
何止企业呢?前不久不是有位中央机构的高官因贪污受贿而倒在断头台吗?现今那些网络低俗之风的始作佣者那些还会逍遥得了几时呢?这一个个因追求不义之财而倒在断头台上的死囚,以污浊的行为将自己钉在耻辱柱上。这些葬身钱眼儿的血淋淋的事实难道不能为我们敲响警钟吗?
往者不可谏,来者犾可追,从现在开始注重道德的修养吧!让这朵道德之花的花香飘满中国的各个角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谈底线作文篇4
上五年级那会儿,我是班里的干部。有了这个职位便获得了出入老师办公室、房间的特权。有什么作业、考试的.消息总是先得到,所以成绩一直都还不差。
那时侯要上六年级了,老师在期末考试前在班里郑重地宣布:“同学们,这次期末考试非同寻常。因为这次算得上是你们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在班上考得好的同学中,取前十五名同学,进入六(2)班,就有考取实验中学的最基本资格,明白了没有。还有,这次考试你们一定要全力以赴,但不许作弊,好了,开始复习吧!”
我的成绩不差,但是在后学期数学渐渐落后了,听不懂,又没去请教同学、老师,所以只能勉强及格。听了那些话,心里难免有点七上八下。
这件事回家后我便跟父母说了一下,父母一直鼓励我,让我加把劲,一定要考上去,那段复习的日子从不让我做家务。眼看就要考试了,而眼前的数学却是一点儿都不配合。有道题我钻研了半个钟了,一点头绪也没有。唉!去问问老师吧!
来到老师的房间,双目一扫,无人,转身欲走时,一阵风把老师备课桌上的试卷吹到地下。我再次转身,拾起,不由大惊,这上面的不正是要考试的那张试卷吗?后面还有答案呢!到底看还是不看啊!
“唉,算了,不要看了,放回去吧!”“不,要看,你数学这么差,万一没选上怎么办!”两种声音在我的脑海里打架。忽然想起父母的期盼,我拿着试卷的手不由握紧了几分。可是这……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不看了。再怎么说这也是不对的呀!心中那条道德的底线终究没有被逾越。
考试结束,我的成绩恰好在十五名之内。因为那次经历,我明白数学不学好是不行的。假如我看了答案的话,虽然我一定能选上,但良心一定会受到谴责,终日不安的。
我庆幸,我守住了心中的那道底线。
谈底线作文篇5
有这样一个词“突破极限”,我就得说的很好,但我们也不能踏足底线。可我却踏足了底线。
记得那一天,我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走进教室,交好作业,坐到位子上。我无意中听到了前桌的'对话:“今天的考试该怎么办呢?”我心里一慌,想了想,发现我昨天没复习。我立刻拿出语文书了,准备临时抱佛脚,直到第二节课。老师站在讲台上说:“考试了。”我小心翼翼的做着试卷,直到下课。直到放学我也心有不安。
第二天,我忐忑不安的来到学校,走进教室。我坐在位子上,心里想:怎么办?我肯定考得很差。“叮铃铃”上课钟声像噩梦一样,响了起来。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把试卷放在讲台上,说:“接下来我把试卷发下来,好好看看你们自己考多少分。”我心里忐忑不安。一个个名字都报过去了,还没报到我。这时,老师说:“小许,74分。”我不敢相信我考得这么低。我步履沉重地走上讲台,拿上试卷走下讲台,坐在位子上。试卷发完了,老师说:“现在我们开始讲试卷。”但我还是不敢相信我考了74分。
这件事让我体会深刻,也给了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启示:极限是用来突破的,而底线是永远不可踏足的。
谈底线作文篇6
让时间在沙漏中去芜存菁,而沙漏中的底线,便不点自明了!
——题记
蓬勃朝气的稚童,在幸福沙漏中奔跑,让青春的气息,阐释那灿烂的容颜。恰因他幼小,而时间的底线反而更不鲜明。但沙漏中的金沙正簌簌下逝,让时间的力量为他脱去无名的轻纱,让梦想的翅膀带他翱翔于人间天堂!这因为他离底仍然很远、很远。
一寸光阴,一寸金。”在这惜时如金的沙漏中,粒粒金沙便于工作更为可贵了。长者的渊博是在时间的淬火中炼就的锐气,而理想与抱负成了点亮生命真谛的绚烂之光,让火一般的气质,穿梭在时间的沙漏中。但他知道时间的漩涡早已慢慢扩大。在正值雄伟霸气,顶峰高歌时,也正是临近底线时。但他仍然洒脱。对酒当歌,把酒临风成了他炫耀学识的筹码!他却离底线更近了,更近了。
岁月的轮印,早已在老人脸上辗过,也许出一个世纪了吧。漏斗中的粒粒金沙,成了老人每日必细数的金子。哪怕时间的薄片将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模糊。而凝望模糊是老人轮椅上最刻骨铭心的记忆。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时代,早已将老人丢弃在历史的土地上了。而在记忆的柔波里,老人甘愿作一粒金沙,在时间的沙漏中流逝。时间的底线在老人的沙漏中渐渐逼近,令人紧迫却又让人有解脱之感!
其实,时间的启始,由不得我们选择,而时间的底线,那也是听天由命罢了。沙漏中流逝的粒粒细沙,才是细品、超越的过程。让时间在沙漏中去芜存菁,而心灵的底线,潜心于中便不点自明了。
推开时间的窗户,看着毫不停息,转眼即逝的世界,我愣住了。有人说时光披在身上,炫耀自己的青春,也有人说我让时间如细沙般从指间溜走,也有人说我将置身于外在时间的底线。但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底线最近的范畴罢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聪明的,请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过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人,都该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吧!
沙漏中的时间仍不断靠近底线。稚童、长者、老人的故事仍在重复着,但我们真的有享受过到达底线范畴的过程吗?当你爬行时,时间早已走开,当奔跑时,时间却翱翔于另一片天地了!聪明的,加快步伐,让寥廓的心飞越时间中的底线吧!
谈底线作文篇7
每一道刻痕,都意味着公平;每一声呵斥都代表着底线。
——题记
春日的第一抹光辉穿过小街,光明照耀着这个不起眼的房间。老人端坐在窗前的桌子上,专心致志地制作着称杆。虽然这个手艺已不流行了,可老人依旧专注,如同一位大师雕琢着他的作品一样。娴熟、老练而又沉稳。我坐在他的旁边,静静地端详着,一如小时候。
老人出生在一个木匠世家,从小就学习秤杆的制作。现在70岁左右的他,与秤杆为伴已有六十个年头了。平常的时候,老人是和蔼的,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小孩儿。今天给几颗糖吃,明天给个小木头玩意儿。哄谁都像哄自己的孙子孙女。而作为资历最老的小跟班,我更是有幸,可以被允许在他劳作时学习一下。
老人一辈子以秤杆为生,他对秤杆的制作要求十分严格。
作为一个老木匠,闭上眼睛,长长短短的木棍一提,准心在哪里,两道痕之间间隔要多远,他都了然于心,分毫不差。但他从不这么做,而是像小学徒一样,拿着木制标尺,一道一道地比对。而且标尺,五年一换,为的是防止标尺随时光流逝而产生误差。作为他的小学徒,在一旁观摩的我明白了:“对自己的活儿,一定要严肃认真。”老人做事的态度,在那时的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叫“底线”的种子。
老人是这么做活儿的,也是这么做人的。他就像秤杆那样正、直。常听老一辈说,以前,总有人趁着月黑风高夜,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鬼鬼祟祟地走进那间小屋。没过几分钟,人就踉踉跄跄地跑出门。而后,礼物被奋力从屋里扔出。“砰”的一声,合上大门。而他,拿着刻刀在秤杆上用力地戳出准心,一脸的愤怒:“怎么会有这样黑心的人,利益熏心啊,怎么就这么想要黑秤,不应该公平经营,诚信待人吗?”
这位正直的老人以他的言行让“底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它长成了茁壮的规则之树,撑起了我心灵的天空。
数十年过去了,幼稚的孩子长成了少年,老人的面庞更加苍老。但是秤杆上的每一道刻痕意味着公平,每一个声驱逐黑心客人的呵斥,始终召唤着人心的底线!
谈底线作文最新7篇相关文章:
★ 谈偷懒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