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案的评估与反思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升专业素养,以下是顺风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艺术综合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艺术综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的感知月亮的变化。
2.能够根据诗歌创编出有关月亮的想象画。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难点:
1.让幼儿了解月亮是在不断变化的。
2.能够通过月亮的变化创编出关于月亮的想象画。
活动准备:
1.画纸、彩色笔。
2.关于月亮变化的图片。
3.让幼儿注意观察月亮,帮助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
活动过程:
一、诗歌导入
1.引出:教师讲述诗歌《弯弯的月亮》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这个诗歌中听到了什么?他变成了什么形状?”
二、欣赏图片
1.复习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让幼儿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有时像小姑娘的眉毛,有时像弯弯的小船,有时像一把镰刀,有时像个圆盘。教师出示不同形状月亮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有关月亮变化的常识。
2.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上的《月亮变变变》,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讨论与想象
1.让幼儿相互讨论在诗歌《弯弯的月亮》中,自己看过什么样形状的月亮,它像什么。
2.请幼儿说说自己画过什么样的月亮,还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月亮,可以在月亮上画什么,它们可以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四、作品创作
指导幼儿画出与诗歌相配的月亮,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五、活动延伸
幼儿画好自己的作品时,放到作品栏里展示。
大班艺术综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主要特点,大胆设计美丽的外衣和舞台。
2、尝试运用深浅颜色表现空间的同时能用黑线流畅勾线。
3、学习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作品。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七星瓢虫ppt、教师范画、蜡笔、画纸、知识准备熟悉儿歌《大老虎照相》
【活动过程】
1、谈话猜谜语引入。
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2、欣赏图片,认识七星瓢虫。教师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并用语言描述。
(1)头是什么形状?头上有什么?
(2)身体是什么形状?身体上有些什么?
(3)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翅膀有几个花纹?是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七星瓢虫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和两对翅膀;翅膀覆盖下的腹部成节状,这样的小虫子就是一只小昆虫。
3、教师示范绘画,学习用黑线流畅勾线。
(1)教师示范画七星瓢虫的样子;(先画椭圆形的身体、再画半圆形的头,头两侧有一对半圆形的眼睛,头顶有一对触角。身体用一根横线分成胸部和腹部,两侧共六只脚)
(2)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设计七星瓢虫的外衣并用语言描述;
(1)提问:你想给它设计什么图案的外衣?
(3)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自己画的七星瓢虫生活在哪里,添加背景并用语言描述;
(4)教师出示范画,幼儿仔细观察教师作品:(鲜艳的外衣、彩色的舞台、浅色的背景、黑色勾线)。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出作业要求。
绘画的时候注意物体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适、添画的图案是否有创意、画面是否干净、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孩子们,赶快设计吧!
5、评价活动: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
艺术活动的评价意义是不言而寓的。通过评价,孩子们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知道自己和同伴在本次艺术活动中的表现,更能从欣赏同伴作品中扩展思维。本次活动进行评价的时候,我比较注重了幼儿的全体表现,既有画面布局好的(杨新鸿),有色彩好的(钟俊宇),也有画面干净的(陈灿),特别是进行了大胆设计的,有独特想象的(娄炜臻)等,我还注重了让幼儿用欣赏的眼光相互评价,幼儿对自己作品的独特介绍,更有教师精彩点评。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的评价活动显得比较仓促,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我应该在评价前让孩子做做手指游戏,既放松了孩子的手指,也让孩子们集中注意进行评价。
大班艺术综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周围景物等。
2、组织幼儿进行建筑游戏“我们的幼儿园“,初步掌握幼儿园的布局。
3、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就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幼儿园的布??
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5、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的一切东西,使幼儿园永远都那么美丽。
课后反思
通常,讲述、谈话在幼儿园是作为语言活动来组织的,与美术活动似乎没有关系。但是,在尝试几次充分的和孩子谈话后,我发现谈话是美术开始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绘画活动前的谈话是教师了解幼儿内心活动、引导幼儿思维进程的有效途径。通过谈话中教师引导、启发性的提问、幼儿回答及听取他人的讲述,使幼儿在头脑中已有信息的基础上,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以利于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同时,也形成了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思维的互动作用。
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同样要符合创造活动过程的结构,即提出问题或任务,寻找方法、得出结果。在此次活动中,教师由幼儿的关注点引发问题、提出任务,通过谈话活动中的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以及相互问的讨论拓展幼儿的思路,寻求个性化的、充满幻想的解决办法,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
在幼儿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词汇量少,对事物的形容表达不够准确、具体,无法将内心中的感受清楚地表达出来,家长和老师也就不能准确地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在绘画活动前,如果没有经过谈话、讨论,把幼儿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在创作想像画时幼儿很难进入最佳状态。而将幼儿语言活动与绘画活动相结合,在活动前围绕话题讨论,在活动最后展示、欣赏、讲述绘画作品,既为创造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思维预热时间,也可以使幼儿更多地了解他人的想法,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创作想像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同时会吸收大量的新信息,为下一次灵感的爆发做好准备。
大班艺术综合教案篇4
本课活动意图: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朋友也不例外,他们不仅也爱美。而且表现美的方法比我们更为独特、富有创造性。那怎样才能将幼儿美的创造性得以迅速提高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环境的影响,着力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绘画的材料多种,尝试用蜡烛绘画。
2、引导幼儿欣赏各种美丽的`花瓶。
3、激发幼儿喜欢作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范画一幅、打火机、彩色蜡烛、烛台、卡纸 已画好外形的花瓶、蜡笔、水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介绍烛画
1、教师讲述故事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美丽的烛花》,我们来听听。”
2、出示烛画
师:这是小熊画的漂亮的烛花,跟我们平时画的画一样吗?
师:谁知道怎么画的呢?
引导幼儿观察烛花,大胆说说是如何制作完成的。
二、学画
1、师:我们来看看小熊是怎么画的?(出示烛花示范画)
2、师:如果想画一幅漂亮的烛花,我们首先得需要一个漂亮的花瓶,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瓶啊?
3、出示花瓶图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欣赏,教师补充讲述花瓶的特征
三、幼儿作画
1、教师示范作画过程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花瓶与喜欢的颜色的彩色纸,将花瓶粘贴在彩色纸上。
②、利用彩色笔装饰花瓶。
③、用油画棒画上花茎。
④、点燃蜡烛,开始滴画烛花。
2、提出要求
师:滴的时候蜡烛要横着拿,不然蜡烛油会滴到手上。
不可以拿着蜡烛去点纸。
不可以把手放到火苗上。
3、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给每桌端上一支点燃的蜡烛。提醒小朋友点蜡烛小心。
四、作品展示
师:请画完的小朋友把画放到桌子上,然后去欣赏别人的画。
教后记 小朋友因为没有接触过此类的活动,都很有兴趣,参与的热情很高,再动手制作的时候很认真,但也有小朋友表示怕被火烧到手指,不敢进行操作。
大班艺术综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手臂上大胆的进行美术创作。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培养美的感受力,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
1.动物幻灯片。
2.音乐磁带。
3.森林背景。
4.布团、排笔、海棉、水、盆子、各种广告颜料。
5.摄像机、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到森林里去看动物表演。
2.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轻轻的走进森林,安静地坐下看表演。(孔雀长颈鹿的故事),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3.看完后,向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小动物可以用手臂进行表演呢?
(教师总结:因为它们都有长长的'脖子。)
二、讲解部分
1.在幼儿看完表演后,老师对幼儿进行提问:
2.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观看课件(动物世界),让幼儿找出哪些小动物可以用手臂进行表演。充分发挥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教师出示长脖子动物的画面,让幼儿一起观察它们的长脖子。教师边讲解边与幼儿一起用手臂来做它们的头与脖子。
三、美术创作
1.教师向幼儿介绍在手臂上进行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教师用准备好的颜料、排笔等用具进行美术创作,并向幼儿讲明笔用过后可在水里清洗后再用,海棉、布团等用品最好只蘸用一次颜料。)
2.幼儿做好创作的准备,如:把衣服卷起来等。同时向幼儿交待卫生要求,注意衣服的整洁。幼儿自己画,可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在手臂上进行美术创作,充分发挥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作画时,教师可用摄像机把幼儿制作的过程以及表演过程摄下来。)
3.幼儿画好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赏装饰过的手臂造型。
4.音乐响起,教师带领幼儿自由的发挥跳舞。自己创编动作。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幼儿观看录像,看自己的表演。
2.教师可带幼儿到其它班级去表演。
大班艺术综合教案5篇相关文章:
★ 艺术水的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