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的花教案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撰写教案时,建议进行同行评审以获得反馈,教案的持续改进过程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以下是顺风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对称的花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对称的花教案5篇

对称的花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对称的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对称的含义,能找出对称的图形。

2、通过找对称,学习验证对称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图形,理解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在一组实物图形或简单的平面图形中识别出对称图形。

活动准备:

1、小猫,小狗图卡一张,一半熊猫和一半松鼠拼成的怪物图卡一张

2、ppt课件。

3、夹克上衣一件,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观察小动物的图卡。

--教师把小猫的图卡从中间折叠,那其中的一半给幼儿看,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教师出示小狗正面的图卡的一半,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故意将一半熊猫图卡和一半松鼠图卡拼在一起,折叠后请幼儿一半一半的欣赏。

--教师:为什么你们觉得这是个怪物?它哪里比较奇怪?

--出示完整的小猫和小狗的图片。

--介绍对称这一名词:我们把这样左右两边的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的情况叫做对称。

2、学习检验物体是否对称的方法。

--教师出示一件夹克:你们觉得这件衣服是对称的吗?衣服上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呢?

--学习区分对称与相同:

(1)这俩个手印掌是对称的吗?为什么?

(2)请比一比两幅图有什么区别?

--教师:我们如何判断物品是不是对称呢?

3、找一找还有什么是对称的?

--引导幼儿找找自己身上还有什么是对称的?

找找同桌身上对称的部位。

4、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对称图形,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找对称的兴趣。

5、--引导幼儿找找教室里有什么物品是对称的?

6、在欣赏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略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对称的花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对称的花教案篇4

目标:

1、通过剪一剪的实际操作,体会到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点。

2、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能正确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到对称轴。

3、通过剪、画说找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对实物及相关图片的欣赏,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对称美。

课前准备:每生准备二张彩纸,剪??

教学过程:

一、猜图形。

1、出示一组轴对称的图形,请同学猜一猜,完整的是什么?

2、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3、揭示答案。看你猜得对不对,谜底马上揭晓。

4、看这些图,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一般特点,对称轴的两边完全一样。

理解对称轴及对称图形的含义。

5、假如要判断一张纸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你怎么判断?

二、找一找,画一画。

1、请你归归类。

小组讨论:哪些是哪些不是,为什么?

2、小组反馈交流。

三、欣赏。

1、你能带着今天学的知识来欣赏吗?

2、欣赏完了,你想说什么?

四、找生活中的对称。

1、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对称的图形、物体,你能说一说吗?

2、马老师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你能帮马老师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倒影的图片。

五、剪一剪。

1、想设计一些对称图形吗?来打扮我们的教室。

想一想,打算怎么剪?

2、学生动手剪。

3、学生贴窗花。(学生自己的作品。)

对称的花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

教学用具:

课件、大镜子一面、小镜子若干、图片。

教学方法:运用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思想感知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方法。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师:昨天啊,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可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观察图片,了解常见的镜面对称现象。

提问: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从上下、左右、前后位置观察。

(课件展示: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却发现那儿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谁是真的明明呢?他请求同学们给予帮助。)

让学生观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和自己行为一样的人?

分组讨论汇报:物体与他们在湖面、镜子里的映像都是对称的。

生:那是一面镜子。

教师给予鼓励,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镜子的知识。并板书课题:镜面对称。(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情景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二、探索新知,验证结论。

1、检查预习,感知镜面对称

(1)提问:昨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家照镜子”,通过照镜子你有哪些发现呢?

请一名同学在大镜子前演示并提问:照镜子时往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么动?

生:我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我就做什么动作。

(2)表演:老师请同学们来当镜子,师对着学生做一些动作,生表演。(先向前、向后、在蹲下、起立、最后举左手、右手等动作。)

看表演的同学和镜子里的也会往前走一步。

(3)讨论对错: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有和老师的动作一样,有和老师的动作相反。(师随机各请出一名同学,重复自己的动作。)

让学生充分讨论对错?

学生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得出结论:境子里是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

2、亲自体会,理解镜面对称:

(1)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教师请几名同学分别到镜子前照一照。(做各种动作)要求仔细观察体会动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分组活动:自己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来观察镜子中自己的样子。

(2)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自己伸左手,那镜子里的“你”会伸哪边的手?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想象直接判断,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拿镜子照一照再判断。

(3)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板书:前后 不变上下左右——变)

师:左右是怎样变化的?生:左右互换。板书:互换

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以提示)

(湖面的上周围物体的倒影、下过雨后地面上物体的倒影……)

(设计意图:把学生喜欢做的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清晰地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和相对性。)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照镜子》教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也可以学生跟学生做照镜子游戏)

2、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课本71页第5题。)

3、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课本71页第4题。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并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4、拓展题

看镜子写时间,教师出示几个镜子中的钟面,让学生写出实际的时间。(教科书71页思考题第1、2题)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我先请一个学生与我合作,其他学生判断这名学生做得对不对。这样设计是照顾一部分学困生。整个游戏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全体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动作,既巩固了镜面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思,让学生的体验丰满起来。)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搜索记忆,同意互议。

本单元学习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和镜面对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再一次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次回顾。)

板书设计:

镜面对称

前 后 左右——变

上 下 互换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认识了镜面对称以及镜面对称的特征。把学生喜欢做的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清晰地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和相对性。

对称的花教案5篇相关文章:

我喜欢的花教案精选6篇

对称画教学反思6篇

对称画教学反思参考6篇

画对称图形教学反思7篇

画对称图形教学反思通用6篇

生活中的花作文600字5篇

我喜欢的花三年级作文5篇

我的花作文200字模板5篇

绽放青春的花演讲稿通用5篇

开自己的花观后感5篇

对称的花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