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大班故事教案5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的反复实践,教师能够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效的教案能够为课堂管理提供策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以下是顺风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教案大班故事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案大班故事教案5篇

幼儿园教案大班故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合作共编故事并能用自己的经验参与学习。

2、能积极对应图意,感受好词的寓意。

3、有安静倾听的良好习惯。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蜡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交代编故事的要求

1、教师:今天大家一起来编故事,要合作着说,用上好听的词。老师先来说两句,你们找找哪句好听,好听的词在哪里?(一个小朋友、一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

2、幼儿比较,找出好听的词。

二、尝试说好听的词和句。

1、教师在白纸上随意涂上一片绿色,幼儿想象描述。

2、添画上花,请幼儿用一句话来概括。

3、幼儿将两句话结合起来描述。

三、扩展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草地上可能发生的事情,教师随幼儿想象添画,并请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加以描述,提醒幼儿在句子中用上好听的词。

教师:草地上来了谁?这是怎样的xxx?xxx可能到草地上来干什么?你还想请谁来?

2、完整讲述画面内容。

四、继续随幼儿想象添画,丰富画面。

1、教师:xxx、xxx可能在一起干什么?

2、根据幼儿的话语继续添画。

3、结合新添画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话语进行讲述。

五、师幼共同讲述故事,幼儿认领自己说过的词汇与句子。

(讲述的故事是幼儿话语的组合)

六、继续随幼儿的想象添画。

扩展画面内容。

七、根据添画的顺序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幼儿认领自己说过的词汇。

八、为故事取名。

活动延伸:

1、师幼利用旧图书、各类包装盒等收集制作人物、动物及其他各类小图片。

2、在语言区中利用小图片、纸、笔等材料开展摆摆讲讲、画画讲讲等活动。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是师幼共同编故事,形式是边画边说故事,画、想、说结合。

活动中我仅用到了一张白纸、一盒蜡笔,根据幼儿的回答生成的画面也很简单,但孩子们说的愿望非常强烈,这充分诠释了一句话:丰富鲜艳的画面能带给幼儿一定的视觉刺激,但动态的画面才是吸引幼儿的根本。由于活动中故事的内容都是随着孩子的回答即时生成的,即活动的内容、方法、环节均当场生成,所以之前在教材上我并没作多大准备,也无法准备。但之前的无准备并没带来活动中的茫然与散乱,因为我备的是孩子,心中有孩子,及时接住孩子的球,适时适度的引导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

2、这是一次看图讲述活动,但与传统的看图讲述活动不同。传统中图是预设的,本次活动中图是预先没有的,是由孩子的回答生发的,所以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原因为:

(1) 有悬念。每个孩子都不知道图上接着有什么出现,一切依赖于自己的想象。

(2)有表现的机会。因为是编故事,每个孩子有许多说的机会。我也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个孩子。

(3)有成功感。孩子自己所思所想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最后整理成的故事是幼儿说过的话语组合,这让孩子们很高兴很自豪。

3、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1)思维活跃。幼儿都能自始至终非常专注投入地参加活动,能围绕一个个问题积极思索、大胆回答。幼儿的回答重复雷同的不多。

(2)表达大方。每个在集体面前亮相的孩子神情态度都很大方自如,哪怕自己的答案引来同伴的围攻。今天幼儿发言面很广,在老师的鼓励要求下,大多数幼儿都回答了一次以上问题。

(3)理解能力强。首先是对规则的理解较好,知道要在句中用上好听的词,知道不能重复同伴的话。其次是对问题的理解,解答问题都在点子上,精彩的句和词很多。如:又嫩又绿的草地、高大的树、顽皮的小狗、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五颜六色的花朵……

(4)活动中有些孩子兴趣很浓,思维活跃,交流自己的想法时有些亢奋,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冷静思考和回答的良好习惯。

4、活动的时间偏长,中途进行到半个小时时我想结束活动,看到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还是很高,我又引导了下去,围绕“风筝飘哪去了”让孩子思考,发散性的问题之后又让孩子寻求多样的“取风筝”的方法。这其实也是一次尝试,尝试中发现在长时的活动中孩子也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关键是活动的内容、形式是吸引孩子的根本。

针对活动过长的问题分析原因与对策如下:

(1)我今天的话语还不够简洁;

(2)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机会很多,虽然顾及了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表达,但影响了教学时间。如果适当增加生生互动的机会,情况可能会改观。

幼儿园教案大班故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生做事不能只空想而不付诸行动。

教学重点: 学会15个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懂得做事不能只空想而不付诸行动。

教法:讲读法,诵读法,讨论法。

学法:读一读,说一说.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棵:(2’)

同学们你们做过好事吗?说一说自己做过的好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好事情》。

板书课题:好事情,生齐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1’)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8’)

1.听读课文。

2.自读课文,对照图片,思考尤拉都想做那些好事情?

3.学生说一说。标出自然段。

4.再读课文,圈出生字。

(1)互教互学生字。

(2)我做小老师。

给生字找邻居。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0’)

1. 齐读课文。

2. 讨论:

(1)什么是“好事情”?

(2)尤拉想做什么“好事情”?

妈妈要尤拉做什么“好事情”?

3. 汇报。

4. 师小结。

5. 指导感情朗读。

6. 组内读课文,一人读一段。

选举好的到前面读。

五、拓展练习.(5’)

续编:听了妈妈的话,尤拉想……

六、课堂总结:(2’)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好事情》,你知道妈妈叫尤拉做的是好事情吗?你认好事情应该从哪里做起?

七、课堂检测:(10’)

1、给生字加上拼音。

( ) ( ) ( ) ( )

情 尤 枪 夹

( ) ( ) ( ) ( )

狼 摔 刷 碗

2、照样子写句子。

如果玛莎掉到河里,我就跳下去救她。

如果妈妈切菜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我就 帮妈妈拿药 。

如果 写完作业 ,我就 可以去玩了 。

板书设计: 好事情

情 尤 如 救 狼 枪 正 夹

奶 摔 腿 刷 碗 重

幼儿园教案大班故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一、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与过程,学习词:桃仁、挺

二、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自豪的心情。

三、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活动重点难点:

倾听故事,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与过程,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自豪的心情。

活动准备:

一、课件《小桃仁》

二、教学挂图三、用过的一次性纸杯、玉米种子(也可其他)小桃核。

活动理论依据:本课是一节语言活动,《纲要》中指出:语言活动应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课题。

"小姑娘,长的美,粉红脸,歪歪嘴,满肚子,甜蜜水。"请你说一说,是啥水果(出示桃子图片观察)提问:吃完桃子里面有什么呢?(出示桃核图片观察)师:一个桃核就是一间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又白又胖的小东西呢!这个小东西的名字叫小桃仁。(丰富词汇"小桃仁")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呢?教师砸开桃核,取出桃仁展示给幼儿看。别看小桃仁这么小,它里面可藏着一个长长地故事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好不好?

二、看课件,听录音,欣赏一遍故事《小桃仁》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桃仁变成了什么?

三、结合教学挂图引出提问,幼儿根据故事记忆回答

1、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

2、它们是怎样帮助小桃仁的?

3、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它为什么要挺直了身子?

分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春风、春雨、太阳光和桃树妈妈亲切的语气、不同的语调。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春风、春雨、太阳光、桃树妈妈和小桃仁说的话。

四、总结:

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和其生长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体验爱与被爱的美好。

拓展提问:小朋友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

五、观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可让能力强的幼儿看图复述故事,注意幼儿的观察能力与词汇。

六、幼儿操作:种玉米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小朋友认识吗?(出示玉米种子)

2、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自己种出来的玉米什么样子?指导幼儿种植玉米。

七、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2、提醒孩子定期照顾与观察自己种的玉米。

评价建议:

?纲要》中指出:语言教学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本课中我精心设计了课件,配合课件进行故事教学,能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而适时的提问能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最后的动手操作则是把幼儿的课堂知识变成了生活实践,进行了知识的整合,使幼儿对于本课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掌握。

幼儿园教案大班故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复述故事中的角色对话以及运用对话中的句式,说出新的句子,进行续编,发展幼儿思维的跨越性和流畅性。

2、培养幼儿安静的进行倾听同伴讲述故事的`良好习惯。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手偶三只,商店背景图一张,需创编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利用一张有一个阴影圆的纸引发幼儿的兴趣。

请幼儿进行猜测:这张图上的圆形是什么?做什么用的?

二、请幼儿欣赏手偶剧表演《小猴子卖圆圆》

1、复述第一遍故事时请幼儿帮助解决故事中出现的问题。

2、完整复述第二遍故事。

三、出示最后一张图片。

请幼儿进行大胆猜测:小兔子想买什么?它是怎么说的?

四、请幼儿将自己的猜测。

五、集体舞《猜拳游戏舞》

六、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幼儿园教案大班故事教案篇5

目标:

1、愿意大胆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故事中的形象,感受其丰富的趣味性。

2、尝试比较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初步感受不同音乐所带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

重点:大胆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故事中的形象。

难点:感受不同音乐带来的不同情感。

解决策略:

1、比较策略

2、引导策略

3、情境体验策略

工具材料:

1、动画媒体《小蛇的故事》。

2、情境创设。

3、小蛇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流程

一、理解故事,大胆表述

1、谜语引出故事:身体长长像根绳,走起路来扭啊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呢?

2、分三段欣赏故事

a、欣赏第一段,妈妈对小蛇说了什么?

b、欣赏第二段

c、欣赏第三段小蛇怎么了?它肚子痛是什么样子?

二、感受音乐,情感体验

1、听第一段音乐

提问:猜猜小蛇在干吗?你的心情又是怎样?

2、听第二段音乐

提问:你的心情又是怎样?那你猜猜这段音乐里,小蛇在干吗?

三、肢体表现,内在升华

1、带上头饰,听音乐,表演小蛇。

2、吃了那么多东西,肚子很难受,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变得舒服呢?

四、精彩结尾,感受趣味

在小蛇难受的时候,出现小蚂蚁在小蛇的鼻子上爬来爬去,小蛇忍不住了打了个喷嚏,这下肚子舒服了,最后小蛇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幼儿园教案大班故事教案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推轮胎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微笑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时钟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舞蹈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鸟的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画彩虹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教案大班故事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