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5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写教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案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篇1

设计思路:

在开展主题活动《变变变,长大了》时,有一个分题活动是“身体的秘密”。当我们说起男女小朋友入厕的情景,立即炸开了锅。同时,他们对两性问题表现出的早熟倾向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有的孩子在课后拉住我提了很多他关于成人生活的话题;还有的孩子在大便、小便的时候竟忍不住好奇,偷偷看对方……于是,我们决定对孩子们现阶段最为关注的话题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同时对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开展启蒙“性教育”进行探索,生成了本次活动“身体的秘密”。

活动名称:身体的秘密(大班)

活动目标:

1、带领幼儿科学、正确地面对性话题,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基本的防卫方法。

3、引导幼儿积极地思维,自由地表达。

活动准备:

1、幼儿的准备:活动前的调查记录,对两性的区别有了初步的认识

2、教师的准备:搜集大量的性教育资料,以应对课堂上孩子们的突发提问;角色分工、互助协调;布置有关两性知识的活动区角(包括人物、动物),提供较为丰富安全的可操作材料。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小组活动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讲解什么是“性”。

1、请小朋友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两名老师明确分工。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阐述自己所看到的“男、女有什么区别”,请幼儿充分讨论自己对不同性别的看法。

3、提问引发思考:什么是“性”?

教师小结:

“性”是和我们的身体密切相关的,不关是从头发的长短就能判断性别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代表着性别差异的。是哪些部位呢?就是我们穿衣服遮起来的部位。明确身体的隐私部位,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1、请幼儿观看《蜡笔小新》,对小新随便脱裤子的行为进行讨论。

2、出示洋娃娃,请幼儿指出什么部位是要保护的,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用“游泳”讲解)小结: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因为那是我们的隐私,随便暴露自己的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

3、游戏“找朋友”,体验与朋友的亲密接触,讨论哪些接触是友好、善意的,哪些是不友善的接触?小结: 除了妈妈,我们的隐私部位别人不能碰,如果有人叫你单独一人去没人的角落或屋子,千万不要去……案例分析,幼儿分组开展“参与式讨论”,老师做好引导和记录。

1、教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进行案例讲述,组织幼儿开展讨论。

2、分组“参与式讨论”,提出自我防卫的策略。(打电话给父母、报警、向可信任的成人求助、大声呼叫求救……)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身体。

活动建议:

1、此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需求来进行。

2、活动在开展之前,教师要搞好充分的调查,了解幼儿对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有的放矢。

3、自主选择活动区,丰富有关身体的知识。

4、了解幼儿关注的热点,捕捉有价值的教育素材,继续生成、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

5、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充分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会提出的一些关于“性”知识的问题,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解答的准备。活动反思:这个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对自己身体中的小秘密都基本了解,知道了保护自己身体的简单方法。特别是讨论小新随便脱裤子这一环节,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从中知道随便脱裤子是不对的,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尊重自己的身体,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在玩游戏“找朋友”时,个别幼儿不遵守纪律,还是有不友好现象,通过讲解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我觉得在活动开展之前,对幼儿对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还不是很充分,形式还应该再丰富些,要力求与各个领域相结合,可以配上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等,来唤起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欲望 ,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篇2

活动目标

知道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知道常见的蔬菜水果可食用的部分是植物身体的哪个结构。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植物的身体结构”组图;“苔藓、蕨类”图片;“哪个部分可以吃”组图。

活动过程

组织谈话,鼓励幼儿讨论人类和动物的身体结构,导入主题。

——请认真看看你们的身体,你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你家有养小动物吗?小动物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小朋友们对人和身边小动物都很熟悉,其实我们身边还有一样很熟悉的东西,但是我们却不一定能够说出它们的身体结构,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组图“植物的身体结构”,引导幼儿了解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1.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说说植物的身体结构。

——植物是我们身边很熟悉的东西。这是一株西红柿,请你认真观察,说说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这是什么植物呢?(花生)

——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2.教师操作课件,逐一呈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小结: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出示图片“苔藓、蕨类”,帮助幼儿了解并不是所有植物的身体结构都由六部分组成。

——所有植物的身体都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吗?

——植物多种多样,有些植物的身体结构只包含了六部分中的'几个部分,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这是什么植物?猜猜它由几个部分组成?

小结:苔藓、蕨类等植物一般由根、茎、叶三个部分组成。

出示组图“哪个部分可以吃”,引导幼儿识别日常所吃的食物属于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教师也可以用实物替代)

——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物,猜猜它是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呢?

小结:植物可食用的部分不一样。比如红薯、土豆吃的是它们的根;莲藕、甘蔗吃的是它们的茎;白菜、空心菜吃的是它们的叶子;花菜、西蓝花吃的是它们的花;橘子、西红柿吃的是它们的果实;花生、瓜子吃的是它们的种子。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去果园、菜园,引导幼儿观察水果、蔬菜,进一步扩展关于植物的认知。

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区分单双数。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单双数。

难点:掌握单双数的区别。

活动准备

1、图片十张,1—10的数字卡一套,笔一支。

2、箱子一个,小布袋若干。(里面各种物品,数量1—10不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教学,用说梦引起课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1、教师展示十张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图画,并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请几名幼儿上来给图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重点让幼儿会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边圈边让幼儿数数。

3、引导幼儿观察已画过的图片,是不是每张图片上的画都被圈起来了?那几张图片是全圈完的?让幼儿说一说是哪几个数字?没有圈完的是那几张图片?是哪几个数字?

4、请几名幼儿回答后,那几个是全圈完的,那几个是没圈完的,全圈完的2、4、6、8、10、是双数,没圈完的1、3、5、7、9、是单数。

教师小结:两个两个全部数完的是双数,2、4、6、8、10是双数;1、3、5、7、9是单数。请幼儿说一说1—10数字中的双数有哪些,单数有哪些?

三、幼儿一起做游戏:摸宝

1、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幼儿从箱中摸出宝贝后,打开数数里面有几个,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提问为什么是单数、双数。

2、一起做游戏1—2遍。

四、复习巩固延伸寻找身体上和活动室内

的单双数。

1、身体上找一找那些东西是单数,那些是双数。例:一个头是单数,两只手是双数,鼻子是单数等。

2、请幼儿寻找活动室内什么东西是单数?什么东西是双数?

教学反思

1、幼儿的发展并不充分,只实现了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目标,能基本区分单双数,但是在第二环节执教中,由于我的话语引导不够到位,幼儿在寻找身体上单双数的时候,并没有牵涉到身体的器官,所以对于身体的`探索欠缺。

2、教师在引导时,例如过程中,有幼儿提出一双手去双数,教师可及时反应,那我们的十个手指头是单数还是双数呢?

3、在引导的话语方面,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发现身体上的单双数,活动是在从头到脚这一主题内,在第二环节引导时,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开始引发幼儿探索:

1、我们身体上长着的,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2、我们身体上穿着的,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选自未来出版社出版的《身体的秘密》中班上册一书,《会说话的手》属于其中社会领域。

设计思路(结合《纲要》)

结合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在社会领域要求的目标:

1、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2、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同时在支持幼儿创造性表达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理解故事内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手语,感知不同手语的含义。

技能目标:能学习模仿一些简单的手势语言,理解几种不同类型手势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喜欢本次集体教学活动,乐意用手势语言和人交往,增长幼儿对聋哑人的同情心。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手语,感知不同手语的含义。

活动难点:能学习模仿一些简单的手势语言,感知不同类型手势语的作用。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手绘图画教具。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的手势。

活动方法谈话法、观察法、示范法、体验操作法。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开始部分一、手指操导入,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之前学习过的手指操游戏,伴随教师的示范,一起做手指律动。(“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它叫丁丁它叫东东。丁丁飞走了,东东飞走了。回来吧丁丁,回来吧东东。两只小鸟相亲又相爱。”)

(2)、鼓励幼儿并告诉大家今天绘本的主人公艾力的手会说话,激发幼儿兴趣,引出主题。幼儿回答老师的提问,并聆听故事。运用手指操小律动的导入方式来活跃活动室气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基本部分

一、聆听绘本故事,感知手势语。

(1)、教师讲述绘本《会说话的手》,幼儿聆听。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总结常见的手势。

二、感知并体会手势语言在人们生活交往中的作用,并和自己的小伙伴表演。

(1)、表明特定指示:嘘、交警指挥交通、指挥家指挥乐队、表示数字

(2)、表达情感:打招呼、真棒、鼓掌

(3)、模仿动作:手指操游戏、模仿小动物

三、学习几种简单的聋哑手语,并说出手语表达的意思。

(1)、谢谢:握紧拳头,然后伸出大拇指,朝向对方,大拇指弯两下就可以了。

(2)、朋友:握紧拳头,伸出大拇指,然后相互碰两下,表示友谊。

(3)、你好:先握紧拳头伸出食指,指向对方。再收回食指并伸出拇指,弯曲两下。

(4)、对不起:一手五指并拢,举于额头,打“敬礼”手势。手改伸小指下移到胸前点几下,表示向别人致歉。

一、

(1)、幼儿聆故事

(2)、幼儿回忆并总结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手势。

二、

(1)、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做手势语言。

(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主创编情境和小伙伴做手势语的小表演。

三、幼儿跟随老师学习几种简单的聋哑手语,并说出手语表达的意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讲述绘本故事《会说话的手》,引导幼儿发现手的特殊本领,激发幼儿对小手的探索兴趣。

活动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对周围人的各种手势语言的关注,感知手势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幼儿对聋哑儿童的同情心和关爱之心。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同时给幼儿介绍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

最后活动结束,用小小手来再见。幼儿同老师学习做《我有一双小小手》的律动动作。

通过集体学习儿歌的方式深入增强幼儿对自己小手作用的认识。

延伸活动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到美工区,将自己喜欢的的手势语画出来并分享展示。

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画出表示不同含义的小手。

结合绘画的方式丰富本次活动,同时也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反思残疾人的世界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世界,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每个人应有关爱他人的责任意识。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尤为重要。

但是他们对聋哑人这个群体没有经验,因此要告诉幼儿一些关于聋哑人的知识,同时可以事先给幼儿预设好情境,让幼儿有情境可依,开动脑筋,体会听不到,也不能说的困难,了解聋哑人的不易,知道要尊重他人。同时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动作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聋哑人的同情心和关爱之心

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篇5

名称: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身体上的单、双数

目标:

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能正确判断身体器官的单、双数。

准备:

图片十张(每张图片上不规则地画有1―10个圆点),1―10的数字贴绒教具一套,水笔一支。

幼儿每人一个小筐,筐内分别装有雪花片5―10片不等。

铅笔每人一支,记录卡每人一张。

过程:

1、两个两个圈起来。

――教师展示十张圆点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圆点数,贴上相应的数卡。

――请十名幼儿上来给圆点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

――引导幼儿观察圈画过的图片。是不是每张图片上的圆点都是被圈起来了?哪几张图片是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没有圈完的是哪几张图片?是哪几个数字?

告诉幼儿1、3、5、7、9叫单数,2、4、6、8、10叫双数。

2、判断单、双数

――幼儿数自己筐里的雪花片,先点数总数,再两个两个数。

――请部分幼儿说出雪花片的总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幼儿将雪花片两个两个排列,再次验证自己对单、双数的判断。

3、身体上的单、双数。

――请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幼儿观察自己身体上的某些器官的数量,判断是单数还是双数(如:一个头是单数,两只耳朵是双数,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是单数,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就是双数,等等)。

――请幼儿将观察的结果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向其他幼儿说明。

..............................................................................................................................................

我把十张圆点图片过了塑,是为了怕幼儿在画圈的时候画错了,便与改正,事实上在活动中的确有幼儿画错了.

活动结尾在原教案里是没有记录这一环节的,我自己添加上去的,活动后我觉得效果不错,巩固了幼儿的单、双数的概念。

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5篇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幼儿园教案参考5篇

幼儿园大班蒙氏语言教案最新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鸟的教案参考5篇

幼儿园大班防地震安全教案5篇

大班从家到幼儿园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关于蚕的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大班关于树的美术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说课教案精选5篇

大班幼儿识字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身体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