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心得体会都是对学习过程的总结,促进我们不断进步,心得体会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反思,顺风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敬畏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敬畏的心得体会篇1
近期xx省xx矿业集团八宝煤矿、xxxx县司马冲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以及山西离柳焦煤集团鑫瑞煤业技改矿井下人行车等安全生产事故,以及造成的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下面结合我矿实际,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是始终把职工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切实以身作则,保障职工生命安全。职工的生命安全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安定。对我们来说就是要增强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对各项安全风险超前预控,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各项安全风险能够及时应对。
二是把落实责任放在先于一切的位置,切实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要强化责任落实,首先要落实各岗位、各工种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手指口述"岗位描述活动,使每位职工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尤其是安全职责了如指掌,做到规范操作、规避风险,切实履行安全职责。
三是把制度执行放在重于一切的位置,切实保障制度执行到位。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大家都忠于职守、遵章守纪,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行,才能形成企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提高企业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四是要对《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进行再学习,再贯彻。针对我矿现在仍处于筹建期的实际,主要是扎实开展各项安全专项活动,进行各专业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按时开展应急演练,将各项安全工作抓细、抓实,尽最大努力、尽最大可能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打非治违"、防火、防盗工作,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做好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做好"手指口述"岗位描述活动的推行工作,规避操作风险;做好职工安全工资考核工作,调动员工重视安全的积极性;做好企业综治维稳工作,保障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五是经常进行反思警示学习,通过警示,让我们牢固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意识,时刻敬畏制度、敬畏生命、敬畏责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强化贯彻学习,使职工真正认识领会作业规程中安全要点、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将制度、规程措施落到现场。只有严格遵守"敬畏制度、敬畏生命、敬畏责任"的理念,我们的制度才能更加适应管理的需要,干群关系才能融洽,我们措施办法才能更加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才能始终把职工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切实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真正做到"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敬畏的心得体会篇2
对于宇宙,我们渺小了!仰望星空,谁能看清宇宙的表情呢?一切,都只因我们的渺小!。
从我的脑海里真正意识到“死亡”这个概念时,我就十分痛苦,烦躁,而每一次都似乎与宇宙有关。因为我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想到了宇宙的广大,人类的渺小,时间的漫长,人生的短暂,想到了自己不能去欣赏宇宙的美,因为宇宙的奥秘还太多太多了。躲在被窝里,久久不能入睡,我的思绪远离了地球,远离了银河系,不断的向前飞,如光速一般,想要飞到宇宙的边际,这时,一个应该是人有生以来一直潜藏的恐惧在我脑海里一闪。我猛地打开了灯,带着一份,一份深深的恐惧。一次次,我失眠。难以安睡。有一天,我猛地意识到宇宙的广大,我能做的很多很多,顿时一股无可言语的感觉使我感到充满精力,人生的.目标有了一点影子,想到自己活着一天,就要夜以继日地探索,探索宇宙的奥秘。我的生命,或许应该如此。——可一次次,我总是行动不起来,或许我并没有真正的觉悟吧......
或许作者说的对,我们应该敬畏自然。敬,是因为宇宙创造了我们,人类这种高级的生物,使我们有了“我”,使每一个人都有了意识,可以去享受宇宙的一切。畏,是因为人类的渺小,对于宇宙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害怕。作者说人类对于宇宙,是一个无知的孩童对于母亲一样,其实,人类还不配,甚至连此都不如!人类,渺小!可悲!不可怜!——可恨!“人类宣称要征服宇宙”,这是多么可笑的宣言啊,充分显示出了人类的无知,盲目,愚蠢,人类永远不可能战胜宇宙,因为“人就是宇宙的一部分。”自己怎么可能真正的战胜自己呢?或许只有宇宙去改变人类,人类怎么可能去改变宇宙呢?正如弱者始终会对强者感到害怕一样,人类的弱源于“死亡”,宇宙的强是因为它决定了人类的“死亡”,而它自己是永恒的,所以是敬,也是畏。
我常常很悔恨,恨自己为什么是人类,哪怕是花花草草也是“善良”的。遍观近几百年来,人类的罪恶还不够吗?让地球这个本来和谐的星球一步步走向毁灭,人类,似乎是万恶之源!——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人类的本性又或是因为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相比,很高级,他们有着太强的主宰能力了,能够任意灭绝或杀死一个生命,而人类始终于大自然对立,所以他是万恶之源!除去了人,地球上的一起都似乎那么和谐,(其他的生命都知道去维护这份和谐,而人类,与它们相比,算什么智慧啊!)假若没有人,地球将是一个美丽无比的星球。我恨!恨自己是人!恨自己每天每时每刻都不情愿地与自然作对,破坏地球上本来该有的美丽!地球上的满目疮痍,有我的一份,有人类的一份!不知道人类何时才能真正“聪明”起来!
敬畏的心得体会篇3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而这里所谓的畏便是敬畏。南怀瑾说:“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种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种是最笨的人。”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来到大名二中实习不知不觉已经有50多天了。已经快要迎来他们得期中考试,在教她们的这两个月中有了不少的收获,但也有很多的无奈,而我发现最严重的就是他们的自觉性很差。真的是太小一点都不懂,没有敬畏之心。
还记得第一次在上课时间有同学要去卫生间我同意了,但是后面在这节课中有四个同学也跟我说去卫生间。这种状态,我很生气但是我又不想强制他们,于是我想着找个办法让他们不去卫生间遵守上课纪律。于是我就在他们去卫生间,回来时让她们在讲台上唱歌,也当是给他们娱乐放松一下。但是我发现这根本就没有用。该去卫生间的还是去回来一副我就是不唱歌,你能怎么地。大不了我站一节课,实在不行,我就不在班里,去外面站着也可以,你总不管了吧……我真的没有办法了,于是我就采取强制上课一律不准去卫生间。他们现在这种状态就是没有一点敬畏之心。
由他们的表现,我不禁想到了我们上初中的那时候。老师一说让我们怎样,我们就按照老师说的要求。不管是做什么,就是不会唱歌也唱,不管是不是会跑调,会丢人,因为我们怕老师。虽然也知道即使不唱,老师也拿我们没办法。但就是会怕,这也就是所谓的敬畏了吧。
就在昨天,因为老师要录课。所以在班上借了50个学生去录课室。而班上还剩下50来个学生。由于走了一半的学生我也不能讲课了就给他们发试卷做题。上课了我拿着试卷去班上结果发现由于同学们去录课的,座位空着很多,他们就自由换座位了。我便感觉学生太不尊重我了,于是我说“知道什么是上课吧!谁允许你们换座位了?都给我回去!”其他同学都回去了,但是有一个就是不回去。就跟我说老师就这一次,我在这儿保证好好学习。因为他在班上就是不学的学生,我也没有办法,所以我就没有再强制他回座位。但是过了几分钟他在那儿说话我就很生气,我就让她回座位。他还是不回我便让他站着她站起来还是在那儿不回我也很没有办法。然后我走过去,他就趴那儿睡觉了。完全不理我。他们现在没有一点的敬畏之心。所以他们在学习上不会有好的成绩。
看着他们做题,我又不禁想到了我那时候,记得有次我和同桌没有听课,在那儿打闹,被老师发现了。当时的心里便是很怕,而老师并没有打我俩,让我们俩到讲台上去挠墙。我们俩没有敢拒绝就蹲着那儿挠了一节课的墙,想想那时候,等下课指甲里边都是墙上的'粉末,现在觉得自己还挺好笑的。因为我们怕老师,所以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因为有了敬畏之心,所以有了我现在的成绩。
对于他们的这种表现,我觉得敬畏之心真的非常重要。不说其他的就是在学习中,他们的这种状态,学习上的成就肯定是很差的。也许以后他们可以走他们的路,但是现在对他们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常怀敬畏之心,有敬畏才会努力去做某件事,认真的去完成某件事,才会有自己的成就。我有敬畏之心,所以我会努力的从事教学工作,争取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敬畏的心得体会篇4
原创/头条学习作业/2020.03.27/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中华民国历经朝代不下二十个,大大小小帝王好几百,能够为后世称道并颂扬的却寥寥无几。然而远古时期"三皇五帝"的事迹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奉为神灵祭祀膜拜,其中就有"三皇"之一的"神农氏"。
上古“三皇”之一神农氏,也称“炎帝”,是华夏民族公认的祖先
那么神农氏又有怎样的业绩和贡献,受后世人们如此拥戴?我们从有关史籍记载和民间传颂的事迹中梳理总结,至少有三个方面:
01、创造"耜耒"农具,传播"五谷"种植,智慧超人贡献巨大受人拥戴尊为"神农"。
传说神农氏原属姜姓,是一处部落的首领。在上古人类结群而居的原始社会,能登上部落首领位置,必有过人之处。请看下列史籍记载:
※《史记. 补三皇本纪》载: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斷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
※《拾遗记》说:"时有丹雀衔五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淮南子》载:"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
耜耒,上古简陋的创造"耜耒"农具,传播"五谷"种植翻土工具,传说为神农氏发明。
上述不难看出,神农氏不只是因为具"人身牛首"的奇异外貌,而受人敬畏被举为首领,更主要的是他勤劳勇敢、智慧超人,为部属民众做出巨大贡献。如他看见飞鸟口衔谷穗落地,触发灵感,拾起来试种,发明了种植五谷粮食作物。后来,在种植五谷的时候,发现耕种土地很困难,创造了叫"耜"和"耒"的两种翻土农具,人们垦荒种地就省力多了。由于炎帝发明了耒耜,并教会了上古先民种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所以大家尊称他为"神农氏"。
创造"耜耒"农具,传播"五谷"种植。被尊为“神农”。
02、发明麻布作衣裳、制造陶器烹煮食,设立日历明农时,开创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新纪元。
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告别了裸体时代;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饮食卫生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神农氏还创立历日,分昼夜,明季节,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这些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对原始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开创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新纪元。
原始人制作的陶器。
03、为解民疾,勇尝百草,以身试毒而死,受人尊敬被奉为"药王神"。
最为后人称道敬重的是,神农因亲自尝百草而身亡的事迹。故事梗概是:古时候的人们得了病,无医无药。神农十分焦急,就到天帝花园取瑶草帮人们治病,结果遇到天帝。当天帝知道了神农的志向之后,被他感动,于是赠他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回到了人间。得到天帝指点的神农开始尝吃百草,虽然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这里很清楚,神农氏尝百草的本意,是为了给属下民众治病。按常人想法,作为首领,他可以指挥或命令属下去完成这个任务,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亲力亲为,也没有因为也曾经多次中过毒而罢手,最终还是因为遇尝剧毒的草无解而死。他的这种勇于"以身尝百草,舍己为别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值得后人尊敬和纪念是理所当然。
关于这一动人故事,有多种史籍版本记载,姑且略举一二:
1、西汉的《史记》实录:"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
2、《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3、宋代郑樵的《通志》讲:神农尝百药之时,"……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
神农氏亲尝百草,以身试毒。
对照民间传说,上举的三例都记载了神农氏"亲尝百草"的事实,应该比较确切,而"一日之间遇七十毒"似乎有点夸张,但多次中毒,也应该是实际情况。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史书虽无记载,属民间传说,也应该有缘由。
由此看来,神农氏管理部落不仅有办法、有业绩,更有奉献精神。他除了贡献智慧,还舍身为人。这样有智、有勇、有能、有德的领袖,哪有不受人敬爱拥戴崇拜的道理
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也无法考证神农氏事迹的确凿证据,因为毕竟上古神农氏时期还没有文字类的记载,只是民间口口相传,并带有神话色彩。后来的史籍记述也是根据民间传说和故事人物留下遗迹考古而得来的。但任何传说的故事人物都有其原型,这是普遍认可的。
在这里我们也遑论神农氏的事迹掺杂多少的神话色彩,也可能"制耜耒、播五谷、发明麻布、制作陶器、认知百草药性"这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神农氏从小小的部落首领,被后世尊为"神农"、"药祖"、"三皇之一"、"华夏民族共同祖先"等等无尚荣誉,印证了一点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民心所向"。
神农氏受后人敬崇祭祀。
是的"民心所向"。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朝代更迭,无一不是与民心所向有关联的。从长达八百年天下的周王朝最终败亡在商纣王手上,到秦、汉以及唐、 宋、 元、明、清各朝历代又哪一不是因为民怨沸腾、民心背离导致衰灭的。最可笑的是民国袁大总统,鬼迷心窍与民心背道而驰,非要圆一圆皇帝梦,可惜不到三个月,皇帝梦演成黄粱梦,羞愧难当之际,一命呜呼哀哉!
民心是向善的,只要你办好事,民心就尊敬你;民心又是现实的,只要你为百姓谋利益,民心就拥戴你;民心更是不可违的,只要你罔顾民意,欺世盗名,民心就背离你,直置你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这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只是在执政过程会常常偏离,也许只是应了那句"当局者迷"而已!
敬畏的心得体会篇5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里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但自从人类文明时代诞生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再也没有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过其他的生命。可是这些生命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旁。“万物平等”,是的,人们常常是这么说的,可是人类对那些和他们一样有生命的万物都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拿起了斧子、弓箭开始向大自然进攻。最终我们在森林中建起了房子,在篝火上烤起了野味。除了人类,其他生灵都被我们视为低级的生命。我们站起来,走到高山上看着我们的杰作: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中大片的森林被毁,无数的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很多生物种群渐渐绝迹……我们忘记了,人类也是自然之子,我们也是在艰难的挣扎中走到了今天。
如果有朝一日,地球上那些珍贵的物种被人类消灭净尽时,我们会怎样想?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水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身体的中间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圣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敬畏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