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将阅读的体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反思读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与价值观,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圆明国的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圆明国的读后感篇1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号称“万园之园”的它,有着成千上万的绝世美景,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更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抱着圆明园。圆明园还收藏着历代的各种奇珍异宝、名人名画,所以它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可是,令人痛恨和痛心的`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1860年,英法联军悍然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强行掠夺文物,任意破坏建筑……使得珍贵、美丽的圆明园毁于一旦!这不但是罪恶毁掉的,也是耻辱毁掉的。这个耻辱说明了当时封建王朝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一些官员不顾老百姓的疾苦,整天花天酒地,中饱私囊,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顾,造成我国当时的封建王朝经济落后,军事薄弱的结果。
读着《圆明园的毁灭》,仿佛漫步在只剩下几根残柱的圆明园内,倾听石柱含泪的控诉,倾听枯萎的大树痛苦的讲述,倾听焦土重复的恳求:“一定要让祖国强大起来!”
好,我答应您,伟大的圆明园的灵魂!我答应您,祖国广阔的大地和天空!我答应您,盘旋在世界东方的那条巨大的、金光闪闪的龙:我们一定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国的读后感篇2
上个星期四,老师让我们预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在预习时,我就愤怒不已。
我从书上得知: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由圆明、长春、万春(当时称为绮春)这三园组成。当时清朝帝王用了150余年,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各种奇花异草,集国内外风景名胜,收集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名人书画……
要知道一幅名人书画就价值连城了,可圆明园内有难以计数的书画。如果能保护好圆明园,那不就是世界上最美、最大、内容最多的博物馆、艺术馆了吗?
在我为圆明园内如此多的瑰宝被损坏心痛时,我把书翻到下一页。当读到“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惊呆了,也更加诧异:当时中国那么多人,为什么能让英法联军如此野蛮呢?为什么没有人去制止他们的恶行呢?
第二天,老师跟我们讲解时,我明白了,原来当时的圆明园被毁时,慈禧太后带着咸丰皇帝却仓皇出逃。为此,我十分气愤:作为皇帝,自己的.家园被强盗入侵了,怎能逃跑呢?
我从这一刻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如果学习都学不好,怎么能为祖国献出自己的力量呢?
圆明国的读后感篇3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已经过去多年了,可今天当我看到这片文章时心理又勾起了阵阵愤怒与惋惜。
1860年10月6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实在拿不走的就任毁掉,我的心隐隐作痛,不知当时的损失到底有多大,我想这一定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圆明园建筑布局、结构都非常复杂,里面有上百座园林,大园林包着一个个小园林。小园林如众星拱月般围着大园林。圆明园中的一切都非常精细,甚至是一条花纹都很复杂,在数亿种花纹中有数万种珍品。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中有几万种珍奇异宝,数千种名胜古迹,有中西结合的水池,中国独有的的书法作品,真是多种多样可惜他被毁灭了。
我愤怒不已,不知八国联军为何这么可恶。此刻我想对当时的侵略者说“圆明园的毁灭是我们祖国的一个耻辱,也是世界上一个不可估量、无法挽回的损失。假如圆明园没有毁灭,那么它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因为它永远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人工园林,在圆明园中也许会揭开你们国家的一些至今没有解开的迷。
总之,圆明园的毁灭让我惋惜,八国联军把一切化为灰烬,生为这个地球人你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世界需要和平,只有和才能万事兴!
圆明国的读后感篇4
1860年,英法联军践踏北京,强占圆明园。仅仅数日,烽火连连,四面楚歌打破了中国千百年来的祥和安定。但是,国人并没有束手投敌,用碧血丹心以身许国。用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双拳,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保家卫国,救亡图存,他们拼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他们伟大的精神永垂不朽,激励鞭打着后人的灵魂。转眼一瞬间,中国失土万千,拥有九百六十万多平方千米的中国,一个人才辈出、武当壮年的民族,一个拥有建筑精华的古老长城和连接中国上下的京杭大运河,贯彻大江南北。尤为历时长达百年的圆明园毁于一旦,只有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恨之入骨的八国联军,引以为痛的建筑精髓,举国为傲的皇家园林,经历了风霜血雨。如今,圆明园的遗址诉说了百年沧桑,掀示的中华民族的巨变。中国之山河可破,壮士兮英略勇举绝不可破,甚为流传千古,永存史册。中国之财可被人霸夺,惶惶人心不可也。昔日之壮阔山河,今日之国破家亡,江山犹在,文官武将,爱国无疆,亡国之痛苦,心撕肺裂,勇武当先,圆明园山流琼浆,河涌玉液,金山银叶,俊柳蓬松,世人独情别夸,美哉。
我们之所以输是因为当时的国家科技落后,国不昌民不强,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中华走向小康,走向科技时代,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让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新上演,让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圆明国的读后感篇5
当我读过《圆明园的毁灭》之后,圆明园那留下的残垣断壁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听见这些石柱在向我倾诉他们的那段可悲可叹的历史。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的铁蹄踏进了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北郊,那些凶狠的野兽,不顾中国人民的竭力阻挠,闯进了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园里。他们见到园内的陈设,奇珍异宝,个个眼红,疯狂的把这些金银财宝塞到自己的口袋里,人台车拉,每个侵略者的兜里都装得满满的,带不走的财务就用木棒打碎跑车碾压。他们为了掩盖罪证,这些禽兽不如的侵略者,竟然用一把大火毁坏了这座万园之园,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变成了一片灰烬。
我对英法联军这一行为气得咬牙切齿,圆明园内的财宝原本就是我国的,为什么被这帮贼抡走了呢?只是因为我们中国有辽阔的土地和财宝吗?他们也有,他们有的是贪婪。但我觉得真正让他们入侵我国的原因,还是因为我国不够强大,也许这就叫做弱国无外交吧。
圆明园内有那么多奇珍异宝,换句话说,那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我们祖国的历史文物都被他们夺走了,这是我国近代100年来一段耻辱的历史见证。
这个世界上的瑰宝,圆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的无所不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但我们仍然不辱国耻,当时的圆明园是因为我们不强大而被毁坏的,圆明园,请你相信作为21世纪的新主人,我们一定会发奋学习,让一个繁荣昌盛的。祖国展现在您的面前,展现在英法联军的面前,用实力相当的证明,中国,并不弱!
圆明国的读后感篇6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一字一句地读着。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深有感触,心底满满的.都是对侵略者的憎恨。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这样一件事,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夺走了圆明园内的奇珍异宝、名人书画。拿不动的,他们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侵略者们在园内放火。当时,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却没有人敢去救火。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侵略者进入北京时,皇帝和慈禧太后早已逃之夭夭。
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2009年在法国巴黎被拍卖的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当时这两件珍贵的文物由中国人蔡铭超以高价拍下来,但蔡铭超并未付款,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种时刻都应该站出来,发出我们的声音。但是,这个款我不能付。”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好极了!因为这本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东西,我们理应拿回来!
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昔日美丽非凡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几根孤零零的残柱;昔日犹如一块深海宝玉的圆明园,如今已经香消玉殒;昔日如梦似幻的圆明园,如今已成了一纸残书……
是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要怪就只能怪当时的清政府太软弱了。所以,今日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
圆明国的读后感篇7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迹”。然而,这座举世名园,却于1860年被法兰西、英吉利这两个无耻的‘强盗’劫掠焚毁,沦为废墟。这座占地5200余亩的皇家园林,却禁不住三天三夜的纵火焚烧,化为一片灰烬。
圆明园是清朝雍正至咸丰五代皇帝在150余年间所建造经营的一座最宏伟、最幽美的大型皇家宫苑。因此,圆明园中有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这些财宝吸引了英法联军贪婪的目光,这帮可恶的强盗!圆明园中美丽的景色,又使他们肆意践踏的本性暴露出来,这帮可恶的强盗!园中古老的建筑,又引发一些恶毒的点子从英法联军脑子里油然而生,这帮可恶的强盗!
当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大火吞食的时候,我们这个拥有黄河、长江和万里长城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铁骨铮铮儿女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这座中华民族几代人智慧的结晶化成了一片灰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如今的圆明园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想到这里,我不禁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而感到无比的愤怒,又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了无限的惋惜。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为了使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国的欺压,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鲜血和智慧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上空高高飘扬。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深深地认识了"落后就得挨打”这一不变的真理.它在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国的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