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培养细腻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写作文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下是顺风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中的数学作文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心中的数学作文篇1
数学是我们每天必要接触的,因为数学,我们的生活方便了许多。就如我们所学的百分率就让我们知道了生活离不开数学。就在暑假的一天,我回到了老家。多么熟悉的感觉呀!今年真是地瓜大丰收啊,那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老师曾说过地瓜还可以做成地瓜粉呢。农民伯伯们正在计算今年的地瓜能做出多少地瓜粉呢?我也过去帮帮忙吧!看来我学的百分率终于派上用场了。第一步当然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地瓜啦!农民伯伯说:用来做地瓜粉的地瓜一共有38千克。
他还告诉我100千克地瓜可以做出20千克地瓜粉。大家都知道求分率是:比较量除以标准量=分率。那么就是:20除以100乘100%=0。2乘100%=20%。这就是地瓜的出粉率啦。接下来就要利用这个出粉率来计算一共可做多少地瓜粉了。地瓜的总数乘出粉率=38乘20%=9。6(千克)这样就可以轻轻松松地算出地瓜粉的总数啦!是不是很简单呢?其实不止是求地瓜粉,还有种树的成活率,篮球的命中率,抽奖的中奖率等等。这些都是可用以上的方法的。就像种树的成活率,只有把成活的棵树除以种树总数,再乘100%就=成活率了。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有了它是不是很方便呢?快与我一起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吧!
心中的数学作文篇2
我眼中的数学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但是,对待学习,他可大大的不一样了。
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位姓张的男教师。平时的他特别幽默,在课下,他常常把自己当作我们的朋友,和我们一起游戏,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对待学习的他非常严肃,在上课的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深受大家的敬佩。
张老师最大的特点在于上课的形式。上张老师的课,我觉得很有趣,因为张老师上课时能“抓住”同学们的心!
“优异的成绩来源于平时的研究错题!”这是张老师在上课时经常说的,我也把这句话当作至理名言。是呀,如果不研究错题,进步从哪里来?如果不研究错题,100分从哪里来,家长、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称赞从那里来?
张老师讲课中还会穿插一些道理非常深刻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听起来简简单单,但是,仔细想一想,故事中的道理值得让我们去深思、去体会。
张老师是我们这学期的新老师,但是,我们大家却不觉得他很陌生,而觉得他就仿佛是自己的生父养母,教你怎样说话、认字……课上,张老师就像教自己孩子那样,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题;课下,老师又像我们的朋友一样,和我们玩耍、嬉戏。
这就是我眼中的数学老师!一位“会讲课”的数学老师!一位真正“懂得”我们孩子心的数学老师!
心中的数学作文篇3
周末,我们一家人来到商场玩。一进商场,老妈就说要买衣服,我们只好陪着老妈不停地逛。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二楼,看到有很多人在买衣服,原来是商家在搞促销。老妈看到后两眼放光,扔下我和老爸跑进店里选起了衣服。我和老爸抽空坐在门口的凳子上休息。只见门上的广告纸上写着“全场服装满1000减500”,怪不得这么多人来买。我看到对面一家服装店也有很多人在买,广告纸上写着“全场6折”。这时老爸说:“这两家服装店你认为哪家更便宜?”我想了想说:“这家满1000减500,不就相当于5折吗,当然这家便宜喽。”爸爸听了笑笑说:“是这样吗?我们进去看看。”
我们进去看了看价格,发现这儿的衣服都比较贵,最便宜的也要300多元,有些标价498元、998元、1999元等等。我问老爸为什么差个一两元,不标成整数?老爸说:“你好好想想,如果标成整数的话,人们买衣服时会怎样?”我想了想说:“如果这样的话人们只要买一件、两件衣服,就能达到整千,从而减掉500元,相当于五折优惠。”
“按现在的标价又有什么不同?”“人们要想得到优惠,就得多买一件衣服,这样花的钱最少也要接近1200元了,减掉500元,相当于六点几折了,根本不是5折。”爸爸听了点点头。
没想到小小的标价竟有这么多学问,怪不得有一句话叫:“买的没有卖的精。”
心中的数学作文篇4
今天中午,我们吃的是馄饨。
吃着吃着,我突然想起刚刚学习的“合理安排时间”,也可以说是“沏茶问题”。我就问妈妈:“妈妈,一个人做馄饨的每一项工序都分别需要几分钟?一共用了几分钟?”妈妈回答道:“择菜洗菜3分钟,包馄饨10分钟,烧水5分钟,煮馄饨3分钟,一共需要21分钟。你问这个干什么?”,“嘻嘻”我笑了笑,之后又神秘的说:“我用它完成问题。”妈妈一怔,随后又问:“什么问题?”“合理安排时间!”“哦,那你说说怎样才能节省时间?多少时间可以完成煮馄饨?”妈妈问道。“我觉得要用18分钟”我接着说,“首先先包馄饨10分钟,然后烧水5分钟,烧水的同时可以择菜洗菜,最后煮馄饨3分钟,一共是10+5+3=18分钟。”妈妈伸出大拇指夸我很棒。
我很高兴,心里美滋滋的。我又要继续吃馄饨,可爸爸这时候说:“我还有一种方法,只需要16分钟。”我很迷茫,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爸爸,爸爸接着说“先择菜洗菜3分钟,然后包馄饨10分钟,同时把水烧开,最后煮馄饨3分钟,不就是16分钟了嘛。”我一想确实是对的,于是我就给老爸说:“厉害了,我的爸。唉,看来爸爸还是比我这个小屁孩厉害啊!”
这件事让我知道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看来以后在生活中要多留意,多思考,才能学好数学啊!
心中的数学作文篇5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并因此发生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故事。而我今天要讲的有关数学的故事则起源于数学练习卷上的一道解决问题的其中一道小题。这道题和它的那道小题是这样的:
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独做需要10天完成,徒弟独做比师傅多做5天才能完成,现在两人合作了4天,已经完成了240个零件。
(1)两人合作几天能够完工?
这道题的小题看上去十分简单,可是我却对其中的`一个词产生了误解,这个词就是“完工”。我一开始认为“完工”就是在原有一些已做部分的情况下做完剩下的,便毫不犹豫地用我的笔在上面用两人合作四天后剩余的工作量除以师徒二人的工作效率之和。最后求出来了答案,是2。
然而当我回过头来检查练习卷时,我又突然认为“两人合作几天能够完工”是和“现在两人合作4天”无关的,应该是要用工作总量除以师徒二人的工作效率之和。我内心在纠结着:这道题的意思究竟是让我求师傅和徒弟合作做完剩下的工作量所用的天数还是让我求师傅和徒弟合作做完工作总量所要用的天数?如果是第一种解释就不太合理;但是如果是第二种解释,那么“现在两人合作了4天”只是为了第二小题而设置的条件吗?
就在我的思索中,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当我看到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时,我便立马下定决心,认可了第一种理解,并没有改它。我的理由就是:“完工”应该是指做了一部分后再把工作完成。然而,第二天,我才发现:我的第一种理解并不正确。
没想到一道简单的题竟然被我复杂化了!这就是我要讲的有关数学的故事。
心中的数学作文篇6
8月18日早晨,我报名参加了《南京晨报》的卖报活动。早晨8:00整,我和妈妈便来到了报社门口。
领报纸时,我问报社的阿姨:“阿姨,您好!我是来领报纸卖的,请问要多少钱?”“7角钱1份,每位同学领15份。”阿姨回答说。我算了算报纸的'本金:0.7元x10份=7元,0.7元x5份=3.5元,7元+3.5元=10.5元。我向妈妈要了10.5元钱,给了报社的阿姨,领了15份报纸,往地铁站走去。
来到地铁站,妈妈先给了我20元的零钱作为备用金。然后,我便开始在地铁出口处卖起了报纸。“《南京晨报》,1元钱1份!”我大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在我的热情叫卖下,大约过了40分钟的时间,我就把15份报纸全部卖完了。
回家的路上,妈妈问我:“宝贝,今天你一共挣了多少钱呀?”我数了数口袋里的钱,一共34元,又在心里算了算:34元-20元备用金-10.5元本金=3.5元。我大声告诉妈妈:“我算过了,今天卖报一共挣了3.5元钱。”妈妈说:“不对呀?1份报纸0.7元,卖出去时是1元钱,1元-0.7元=0.3元,0.3元x15份=4.5元呀!怎么会少1元钱呢?”这时,我才想起来,在卖报时,有一位叔叔拿了1份报纸,还没给钱,就急匆匆地走了。
通过今天的卖报活动,我发现:原来生活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我们不光要学好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还要学会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来,活学活用,这样才真正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
心中的数学作文篇7
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商店买东西。
刚进门,我们就看见9个大字:店内所有商品打8折。我不知道打8折是什么意思,正纳闷的时候,妈妈叫我了一声,我赶忙跟了进去。妈妈精心挑选好商品后,叫我去结帐。可能是因为我想问题想得太入迷了吧,竟然没听到妈妈说话,妈妈又说了一遍,我才勉强答应了一声:“马上。”可心里还想着那个问题。结帐时,我看到屏幕上显示共计10.00元。哇!可真凑巧。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眼屏幕,抽出一张100元的'钞票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我,我又把它小心翼翼地递给了营业员阿姨。当我正准备走时,阿姨叫住了我:“小朋友,找你20元。”不是一共100元吗?明明正好呀?怎么还找钱呢?我脑子里不停地冒出了一连串问题,但马上又想到了门上的9个大字,我接过了钱,问阿姨:“打8折就是把100元变成80元吗?”“可以这么说吧,小朋友你真聪明。”阿姨笑着说。
回家后,我告诉妈妈,今天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什么知识呢?”妈妈好奇地问。“打8折就是把100元变成80元。”“哈哈哈,哈哈哈。”妈妈笑了,我也笑了。生活中的数学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其实数学和我们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学数学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学习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
心中的数学作文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