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大家在写读后感时,可以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下是顺风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走进春天的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走进春天的读后感篇1
寒假里,我按照学校大队部的要求,认真阅读了《走进和谐的春天》一书。读完全书,我基本明白了“和谐”涵义,也懂得了建立和谐社会也不仅需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且还需要人的奉献。书的第6章“亲亲家园,亲亲世界”讲述的一个故事《魂归可可西里》让我深受感动。
可可西里,在蒙古语中意思是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她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面积有8、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着十万多只美丽的藏羚羊,它们是可可西里的骄傲,也是那里的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有着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非常可爱。这个故事讲的是:千万年来,可可西里处在宁静与和谐之中。可是当一些藏羚羊盗猎者出现在可可西里,往日的宁静与和谐被打破了。1992年,时任青海治多县委副书记的索南达杰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偷猎队伍——西部工委。在任职期间,他12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成为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第一人。1994年1月8日,天气异常寒冷,足有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索南达杰和他的队员们几乎两天两夜没吃没喝的追捕,终于在可可西里泉水河附近华获抓获了20个偷猎者,缴获了1800多张藏羚羊皮。盗猎者为了夺回藏羚羊皮,找了一个机会,与索南达杰带领的队伍展开一场恶战。在这场战斗中,索南达杰不幸英勇牺牲。几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的时候,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的严寒已经把索南达杰冻成了一尊正在射击的不屈冰雕。那一年,他刚好40岁,正当人生的盛年。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觉野生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需要互相的关爱和互相的`帮助,我们要去保护它们,让它们和我们一起共同的在地球上生活下去。一位为藏羚羊而牺牲的政府官员——索南达杰为了不让可爱的野生动物惨遭猎杀,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惜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是多么崇高啊。他用生命唤起了成千上万人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关注,更多人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这也让我懂得: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非人人明理、事事如意,有时候还要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对于那些为此付出心血的人们,我们要心存感激。多少年来我们人类是愧对于大自然的,所以我们要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善待这个环境中的其它生命。
可可西里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我想她的美丽不仅在于她的神秘,更重要的是她又一次唤醒了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我想,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大自然,人类和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就能和谐共处,共同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好生活!
走进春天的读后感篇2
我望着面前的这本书,七个字的红色标题——《走进和谐的春天》中,唯独“和谐”这两个金黄色的字体在台灯下,显得闪闪发光。霎时,脑海中像有一道闪电划过——和谐!这不正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吗?不正是人类所向往的吗?但构成“和谐”的又是什么呢?想起英雄们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想起一位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无私的帮助,想起四代同堂的我们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爱”这个字在我脑海中不断地清晰起来,对,对,正是它——爱!
爱!简简单单的一个字,便能勾起人类善良的本性。爱!简简单单的一个读音,便能唤醒人类的美好心灵。就是爱,使无数的.英雄甘愿牺牲小我,服务社会,默默无闻的事迹传遍天涯海角,响彻大江南北。此刻,我的思绪回到了20xx年11月30日,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一个女青年在浙江金华市通济桥轻生跳江,带着妻子和3岁女儿路过的孟祥斌同志见状,迅速跳入江中,用尽所有气力将女青年推上救助船获救,他却因在冰冷的水下时间过长,体力不支,沉入江中,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孟祥斌,这位坚强的军官,他深沉地爱着他周围的一切。这样的爱,令我肃然起敬!
人类是地球上最伟大的生灵,为什么?因为人与人之间都有着一份爱,有了爱,你才会因别人对你的微笑而快乐舒心。人因爱而生,正因如此,人类才会成为当之无愧的伟大生物。
这世界需要爱,人们需要爱。只有感受爱,才能使深藏在人类心中的真情和良知在瞬间爆发出来;只有感受爱,才能激起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让我们人人奉献出一点爱,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园!
走进春天的读后感篇3
世界需要和平,社会需要和谐,《走进和谐的春天》从6个篇章以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守秩序、有爱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珍惜呵护我们的大自然,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个文明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牵手你我,与爱同行》这一篇章。
在这个篇章中,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爱的故事。最感人的就是《一个人感动一座城》,讲的是金华一位年仅28岁的年轻军官,他叫孟祥斌,为了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在寒风凛凛的冬日,毫不犹豫的跳进了冰冷的婺江。他用尽全身力气挽救了女子的生命,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而沉入水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追悼会上,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为英雄送行,每个人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英雄真诚、热烈、深沉的敬意,英雄奋不顾身的一跃不仅救起年轻的女孩,也使深藏在人们心中的真情和良知瞬间迸发出来,一个人感动了一座城,也感动了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我们。
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其实,在生活中也处处有感动。过去的20xx年就是让我感动的一年,春节前的一场雪灾困住了许多赶着回家过年的人,解放军、志愿者、各行各业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铲雪、烧水、送食品,许多工人叔叔放弃了过年休假,抢修电缆、修建房屋,他们的奉献让我感动。汶川大地震轰隆一声,几万同胞就被埋在了房屋下,在于死神挣扎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人赶往四川参加抢险救人,有许多人在地震的霎那,不顾自己的生命,救出一起的同学、朋友、亲人,与姚明叔叔一起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年仅10岁的林浩就是在地震后,用尽全力背出一起埋在倒塌的教室里的两个同学,他们都得救了。
汶川大地震让我感动的事有很多很多,我虽然没有做出像他们这样惊天动地的行为,但我也做过帮助别人的事。有一次,我看见妈妈很累,我想:我也帮一下妈妈做家务。然后,我走到卫生间里,把拖把拿了出来,开始帮妈妈干活。这件事虽然很小,但是妈妈却很温暖。不光帮助过妈妈,而且我还帮助过同学。有一回,一位同学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我放弃了下课休息的时间,教他做数学题。还有一次,青少年宫在进行“冬天里的春天”为贫困学生爱心捐款活动,我毫不犹豫地拿出零花钱投进了捐款箱。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我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走进春天的读后感篇4
“和谐”是什么?“和谐”是一首跨越国界的歌,是对秩序和法律的敬意,是永远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读了《走进和谐的春天》中的“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一文深有感受。故事讲了二零零七年十月七日的台风“罗莎”给给人民带来许多灾难,特别是宁波梅山盐场的堤坝被吹出了缺口,最大的是三千亩盐田危在旦夕,在这紧要关头,当地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带着九个战士赶到了,他们把沙袋装得满满的去填缺口,官兵们在在台风中奔跑着,全身都是泥浆,完全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一个士兵的脚被划伤了,鲜血染红了军裤,他只简单地包扎一下,又扛走了一个沙袋。由于长时间在泥水里浸泡,官兵们个个嘴唇发紫,扛沙袋的双手也一阵阵控制不住地抽蓄。但是,他们仍然不退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盐田终于保住了,当地村民连声道谢。我也被官兵们这种英勇行为给感动了,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生活中,我们在公交车上,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平时,要多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在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些都是和谐的行为。
让我们多做些和谐的事,享受和谐的生活,走进和谐的春天。
走进春天的读后感篇5
寥寥几笔,在毕加索的画笔下诞生的那只鸽子就成了全世界人民期待“和平”的象征!是啊,当洁白的鸽子优雅的身影掠过蓝天时的画面,是大自然多么和谐的一面风景。在和平年代出生的我们,向往更为和谐的`美好生活!
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以和为贵”一直是生活在这个国度里的人们为人处事的思想。尽管也曾战火纷飞、灾难连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祖训却依然是我们今天的理念。我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安定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作为新世纪未来的接班人,我期待着“和谐”思想能如繁花绽放,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将它的种子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什么是“和谐”之花?和平安定是“和谐”,大到伊拉克平息了战火,索马里不见了海盗;小到没有小偷小摸,邻里街坊少了口角。公平有序是“和谐”,大到无论强大弱小,国家之间都能以国际公约来办事;小到买票、上车都能有“先来后到”。奉献感恩是“和谐”,大到在地震、雪灾、洪水等自然灾害面前伸出的援手;小到为辛苦工作回家的父母端杯水、递双拖鞋;创造发展是“和谐”,大到卫星、飞船探索太空,各国人民共建地球村;小到摆脱束缚、自强自立、努力创业。和大自然友好共处是“和谐”,大到不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的主宰,任意砍伐树木、占用绿地、杀戮动物;小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
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我们听到、看到,自己也曾经历的,许多令人深思感动的故事,也让我们相信世界正向着更好的明天发展着……但我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和谐”之花生长需要的善良美好之地,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对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全人类永恒不变的梦想。只是要让这“和谐”之花开放得更加美丽绚烂,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灌溉、用心呵护——“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多少祈祷在心中……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世界没了夏、秋、冬……”这是我所喜爱的一首歌,歌词中描述的正是人类向往的“和谐”景象。我想用这同样有着“和谐”之美的旋律当作是钟声,敲醒人们心中还沉睡着的“和谐”之花;愿它们尽情开放,让世界如沐春风。
我还想用画笔描绘一幅“和谐之鸽“,那是在蔚蓝天空下放飞的白鸽,衔着“和谐之花”,愿它们把这些美好带去世界的每个角落……
走进春天的读后感篇6
“和谐”是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珍惜呵护,是没有被污染的土地,是郁郁葱葱的大森林,也是所有自由栖息成长的生命。
我们人类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她,关爱她。可是,千万年来,我们人类只知道无穷无尽地向大自然索取,而不知道去保护她,将越来越多的污染无情地抛给了她,让她不堪重负,造成了许多生物濒临灭绝,资源不断消耗,能源紧缺,环境污染……昨天,我在小区的草坪上发现了一棵“一枝黄花”,它看上去很漂亮,可我知道它是一种繁殖能力超强的'外来物种。前几年,就是这“一枝黄花”在我们嘉兴地区四处蔓延,严重破坏了本土植被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导致绿化地和灌木成片死亡,橘树的大面积减产。我急忙跑过去仔细观察了一番,高兴地说:“还好花正开得旺,还没有结出种子。”说完,我就用力把它连根拔起,扔进了垃圾箱,免得小区里四处长满它。
其实,环保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只要做个有心人,我们人人都能成为环保小卫士。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弯弯腰随手把它捡起来,分类投入垃圾箱;当我们跟着爸爸妈妈上商店时,要记得带上一个环保小布袋;每天早上洗完脸,要把洗脸水保存好,这样就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冲厕所了……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和大自然永远和谐相处!从春天,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她每年都会来临,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春天美丽的景色,感觉到春天的温暖.但是你有没有试过走进春天呢?美丽的春天正不象我们的青春,那美丽的景色就想青春如金似玉的花样年华.春天的短暂就像青春时节的短暂,属话有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只有在朝气蓬勃的青春时节立下美好,远大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而学习.春天的雨是多么的美丽,它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把小草儿,树叶儿冲刷得干干净净,让它们绿得发亮.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悄悄然地走进大地,为大树,禾苗解渴,把大地上的尘土洗刷掉,还给我们一片清新,怡人的空气,为人类无私奉献,悄无声息,不图回报。
让我们走进春天的大自然,去踏青,去呼吸那清新的空气。那小草儿刚长出来一片片的,嫩绿嫩绿的像绿毯,让我们睡上去,感觉是多么舒服。小草儿被我们踩了一次又一次,但他是多么坚强,总是不向命运底头,一次又一次的伸直被我们踩得弯曲的身子。而学习不是更要这样吗?不怕失败,勇敢的面对挫折,这一次考试失败了,不怕,努力学习,抓住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再考过,坚持不懈,总会有一次会成功的让我们走进春天的美丽风光,去了解春天,为人类无私的奉献,却不图回报,勇敢面对挫折,挫而不败,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孕育理想,为理想奋发!让我们走进春天!
走进春天的读后感篇7
和谐是对秩序和法律的敬意,是赛场上裁判员公正的哨子,是红绿灯指挥下井然有序的车流也是多走一步把废弃物丢进垃圾箱里的行动。读完了《走进和谐的春天》后使我对和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谐,就是这样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其中这本书中有个叫《留守小队,快乐牵手》的故事最令我感动,故事中的主人公谭海美从小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境贫穷,没钱还债和交学费,只能和奶奶一起捡垃圾。我们也应该这样,就算再贫穷,也不干偷鸡摸狗的事,踏踏实实做人,就算捡垃圾也是光荣的'。
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小海美的意志,反而使她更加坚强。她顶着嘲笑,捡了十年的破烂,帮爸爸还了债,也帮自己攒足了学费。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困难,还想到了和自己一样遭遇的小朋友、孤寡老人,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做好事,彼此感觉到很快乐,他们向身边的人传递着温暖与欢笑。不管自己的生活多么艰苦,我们也应该去帮助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人,帮那些孤寡老人做做家务,帮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分析课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爱心的世界里。花开,有绿叶扶持;月缺,有群星作伴;日出,有湖水梳妆。天地万物都懂得关爱,更何况我们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爱心无价,和谐的社会需要用爱来铺就。社会不能没有关爱,倘若没有了爱心,就如同一台生锈的机器,给人一种冷冰冰,硬梆梆,到处卡壳的感觉,毫无和谐可言光,使贫病交迫的人分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让我们进一步唤醒心灵深处的美好和关爱,让我们在付出爱心的时候得到付出的欣慰,让那些受到帮助的人享受到爱的感动,每个人都是爱的付出者,每个人都是爱的受益者,施人以爱,赐人以福,最终爱心会回到我们身旁。让我们展开心胸,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吧!
来吧!让我们唱起和谐这首歌!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世界变成人间天堂!
走进春天的读后感篇8
这本书里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世界要和谐。“和”,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口”,说明人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谐”,左边一个“言”,右边一个“皆”,人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人都平等。这几句话,对我有很深的感悟,“和谐”就是和平,人们要热爱和平!
在和谐的社会中,需要“民主法制”,有一个古代的故事说道:申不害是战国时期一名执法家,在韩国当了15年宰相。有一天,国王对他说执法很不容易,而他却说执法很容易,赏罚分明,不徇私枉法,不给亲戚宠臣“开后门”,这样执法就很容易了……他讲的很有道理,法治的和谐,对任何人都要公平。
有些人,他们为了别人,不惜牺牲一切。胡娟英,她是海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有一个星期天,她本应该休息,但为了抢救一名急腹患者,失去了休息的时间,我想,她一定也错过了别的休息日。孟祥斌,一名警察,为了救一名跳河女子,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时,他的女儿和妻子亲眼看到他慢慢沉入水底,却无法将他救起。他的女儿哭着说:“我没爸爸了……”她再也见不到她的爸爸,她的爸爸也在也见不到她,离别的滋味是多痛苦。在孟祥斌所在的城市中,每个人都因他而感动。
这本书中还有更感人的故事,看了就会流泪。我在这书中学到:世界是不能没有和谐的,我们要创造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走进春天的读后感精选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