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有明确的评估标准,以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教案的评估部分能够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教学数据,以下是顺风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教案《幼儿园》教案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教案《幼儿园》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跟念
2.大胆地进行表演。
3.懂得尊老谦让,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背景图、小兔的头饰、山羊公公和小白兔。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有没有走过小桥呀?
师:今天,张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老师扮演小白兔: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今天我来过小桥了.)
(二)讲述诗歌第一遍,配上动作表演。师:诗歌一遍讲完了,请小朋友回答我的问题:
1.小白兔过桥时,它遇到了谁?
2.山羊公公是怎么样走上桥的呢?(学一学)
3.谁夸奖了小兔呢?
(三)边欣赏边讲述:师:
1.如果山羊公公和小兔一起过桥,桥会怎么样呢?
2.那么我们的小兔是怎么做的'呢?
3.河水和小鱼为什么要夸奖小兔呢?
(四)幼儿跟念,再配上动作学一学师:张老师已经给小朋友讲了两遍了,接下来请你们说说看好吗?
师:我们配上动作一起来试试看吧!
(五)延伸:师:故事中的小白兔很有礼貌关心别人,那么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师:现在你们的爸爸妈妈都来了,你最想对他们说一句什么话呢?
小白兔过小桥
小白兔过小桥,站在桥上瞧一瞧,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
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下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山羊公公您先过桥
河水听地哗哗笑,小鱼乐得蹦蹦跳,都夸白兔有礼貌。
小班教案《幼儿园》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原地跳投的投篮方法,提高投篮的准确性与命中率,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篮球人手1个。
2、高低不同的篮球架。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拿着小篮球进场。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与小篮球一起做热身运动。
二、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方法。
教师示范讲解:双手持球置于胸前,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曲,手指自然张开成球状,两个大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力握球,手心自然空出。投篮时,下肢蹬地发力,双臂向前方伸出,把球投向篮筐。
幼儿徒手做原地投篮动作的模仿练习,体会全身的协调配合。
幼儿两两结伴,两人面对面站好,间距1.5~2米,持球做用投篮方法进行传有弧度球的练习。
指导重点:投球动作要连贯,两人投篮可逐渐拉长距离,体会改变距离后投篮时蹬腿、伸臂、出球的全身协调用力。
三、学习原地跳投的方法。
教师示范原地跳投动作:准备动作与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相同,但在投篮时,两脚迅速蹬地起跳,同时两臂上振,举球跳投到篮筐。
幼儿徒手模仿练习。
幼儿结伴站好,两人相距1.5~2米,持球做原地跳投动作。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学习垂直向上起跳,投篮时双脚同时蹬地起跳。两人变换投篮的距离,由近及远,体会根据不同距离应使用不同力量。
四、投篮游戏。
指导幼儿把篮球投进高低不一的篮筐里(距篮筐1.5~2米)。
指导幼儿把篮球投进摆成一排的轮胎里。
指导幼儿把篮球投进呼啦圈里。
指导重点:用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和原地双手跳投的投篮方法进行投篮游戏,提醒幼儿投篮距离可由近到远。
五、游戏“抢球”。
教师介绍玩法:集体在固定的场地上进行传球游戏,教师把球传给一个幼儿,幼儿想办法去抢球,这名幼儿应尽量不让同伴抢到自己的球。持球的幼儿可以运球跑,也可以把球传给其他人。
规则:教师与幼儿的球要连续拍,保护好自己的球,适时把球传给同伴。
师幼游戏。
六、结束活动。
教师与幼儿一超收拾场地,放好篮球,散步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
1、请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投篮的准确性。
2、请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找有关篮球的知识,并讲给大家听。
3、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描绘自己投篮的样子。
小班教案《幼儿园》教案反思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穿衣服的方法,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2、通过引导幼儿讨论、尝试各种穿衣服的方法,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小肌肉。
3、通过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穿衣服,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毛衣、外套、裤子、袜子、鞋子。
2、教学图片。
3、布置娃娃家。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娃娃表演引出课题:
?1〉表演内容:我是红红,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也起床了,“妈妈!妈妈!妈妈去哪里了呢?我还没穿衣服呢!呜呜呜!妈妈快来!妈妈,快来帮我穿衣服!”
?2〉结合表演引导幼儿分析讨论:红红做得对吗?应该怎样做?
2、看图片并启发幼儿讨论讲述:我们应该怎么样穿衣服?
3、让幼儿练习正确穿衣服:
?1〉娃娃穿衣服。
?2〉给同伴穿衣服。
?3〉自己穿衣服。
四、各领域中的渗透:
1、在音乐活动中学习《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在美术活动中学习涂色:《漂亮的衣服》。
五、生活中的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
六、境中的渗透:在“娃娃家”中提供娃娃及娃娃衣服给幼儿练习穿脱衣服。
七、家庭中的渗透:家长平时要鼓励幼儿学习自己穿脱衣服。
八、教育活动设计评价结果。
好80%以上中79-60%差60%以下
小班教案《幼儿园》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1、学习用“我是,坐上火车快快跑”的句式进行表述。
2、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话。
3、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火车头饰,各种动物的头饰、图片。活动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出示课件(火车):听!什么声音?开来了一列小火车,火车上有许多小动物,你们猜!会是谁呢?二、示范讲解,学说句式1、利用课件学习短句。猜一猜,谁坐在火车上?小朋友猜对后,出现小动物。
演示介绍第一列车厢:听一听,小青蛙说什么?
(我是青蛙呱呱叫,坐上火车快快跑)
幼儿集体、个别练习。
2.幼儿练习第二列车厢小羊的话。
3.幼儿交流讨论:第三、四列车厢中小青蛙、小狗的表述。三、利用“小动物开火车”游戏,巩固句式。1.交代游戏名称,介绍游戏场景。
2、幼儿自选角色(小猫、小羊、小鸭、公鸡),老师扮火车头。
3、明确游戏规则:坐上火车前要说一句好听的话。
4.师生共同游戏。四、游戏“小朋友开火车”,创编讲述内容。1、幼儿交流讨论自己有什么本领。
要求用:“我是,我会”进行表述。
2、介绍游戏名称。
3、交代游戏规则:
(1)有三列火车,老师扮火车头。
(2)被邀请的幼儿上车前先作。
小班教案《幼儿园》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儿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把树叶当做什么。
2、感受秋叶给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能用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秋叶》、歌曲《秋天》录音磁带、录音机。
2、大班姐姐戴上头饰扮演秋姐姐。
3、落叶若干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播放歌曲《秋天》,大班幼儿扮演的秋姐姐出场。
2、教师:秋天到了。看,秋姐姐来了!我们都是小树叶,我们跟着秋姐姐一起跳舞好吗?引导幼儿跟随大班儿童随音乐自由做出动作。
3、音乐结束,请幼儿说一说:小树叶飘到哪里了?
二、欣赏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然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再仔细听听看,小动物们还说了什么?
教师按次序出示教学挂图《秋叶》,并逐句朗诵儿歌。教师请幼儿一边观看挂图中的画面,一边进一步欣赏儿歌。
3、分段学念儿歌。
(1)教师:小蚂蚁说了什么?教师拿出一片树叶,幼儿扮演小蚂蚁,跟着教师说:“这是我的小船。”
(2)幼儿跟着教师依次学说儿歌里其他几个小动物的话。
4、幼儿分角色扮演各种动物的角色,跟着教师念儿歌《秋叶》。
三、在音乐中自由舞动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秋天》,给幼儿分发一片树叶,请幼儿手持树叶随着音乐自由舞动,尝试着表现小动物们和树叶做伙伴的快乐心情。
教学反思
在开展这活动之前,我收集了很多的树叶,并带幼儿到野外观察了秋天大自然的美景。在教学过程中我请来了大班姐姐扮演角色,幼儿跟随姐姐随音乐自由做出动作,而且学习积极性很高,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并能扮演各种动物的角色,感受到秋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
小班教案《幼儿园》教案反思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