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人生智慧和哲学的领悟和启迪,书籍是启迪心灵的灯塔,读后感是我对此的感悟和领悟,顺风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篇1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主要是因为淘气而在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小豆豆到了一所新学校“巴学园”后发生的故事,有开心的,也有悲伤的。书中对小豆豆在第一所学校的表现有这样的描写:静静的课堂上,孩子们都在写作业,豆豆突然站起来,跑到窗前和燕子说话,全班哄堂大笑。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把抽屉盖子打开又“啪”地一声关上,用蜡笔图得满桌都是画,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使老师万分头疼,最后,学校决定让她转学。一开始,我看到这些总是“咯咯”发笑,再想想,我们刚上学时,不是也和她差不多吗?一个聪明活泼,天真无邪的女孩跃然纸上。“多么生动的形象啊!”每次我都要发出几声赞叹。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教育观点:你想培养孩子哪种品质,那么就为孩子创造可以表现出这种品质的环境吧,让孩子不断体验这种品质,当孩子表现这种品质已成了习惯的时候,孩子的品质也就养成了。所以,重视体验教育,反对说教,这是小林校长巴学园的成功,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应该追求的!我想,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一个适时地反应,而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唾沫横飞,我们或许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日常的.教育工作了,教师更需要培养自己抓住教育时机的能力,而非上好班会课的能力。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叫“巴学园”、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作为教育者,我们无力去改变一些制度环境,但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们,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来爱他们,来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形成各种优良品质的环境。巴学园中的教育最懂孩子,并且创意十足。先从校园的主要硬件开始,无论是校门还是教室,都与众不同,校门远看就是一棵大树,而教室和图书室更绝,是用六辆报废的电车代替的。吃饭也别具一格,首先为了孩子的营养,校长想出了让学生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并及时检查,发现有学生未带齐的,就让校长夫人亲自下厨添加,保证了孩子的营养,又让孩子养成了不挑食的习惯。《饭前歌》让学生在歌唱中喜欢上吃饭,并能够记住节奏好好咀嚼,消化。有创意的活动还很多,比如冒险呀、在礼堂里露营呀,运动会的设置呀等等。教学安排也体现出了自主性。无论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进度的把握,学生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加上位置的不固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别人合作学习。在管理上体现了人性化和创意。如小林校长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而尾巴事件中,小林校长更是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关爱。
这个叫小豆豆的女孩眼里所展现的童真世界是我们曾经忽略和淡忘的美好事物,这种忽略通常都是一生的,那些生命中非常宝贵的东西,居然整整一生我们都没有想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所以我们更应该去读这本书,弥补这种遗憾。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篇2
童年,是一条河。在河的尽头,有无数的贝壳。有灰暗的,勾起一段伤心的往事;有灿烂的,使人想起童年趣事。我在那回忆的海岸,寻觅着最美丽的贝壳。啊,找到了——《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写的,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而被退学,她慈祥的母亲带她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师,他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他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在巴学园里,小豆豆有了一个与众不同而又幸福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使小豆豆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
这所特殊的学校,全校只有五十几个人,老师的教育方式更是别出心裁:每天上课的科目由同学们自己选择;他们可以常常去散步,到野外郊游;吃的饭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一边吃一边唱“好好嚼啊!”……我深深地被这所学校吸引了,我多想自己也来到这样的学校学习啊!
合上书本,巴学园的快乐生活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感觉到童年是快乐的、是美好的!你们也一起来感受小豆豆的童年趣事吧!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篇3
在本书的开头,我就看到了可怜的小豆豆因为好奇总看着窗外的事而被学校退学了。众所周知,小孩子,那怕是大人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的论断说,人就是好奇(俗称“八卦”),就像是走在街上,突然看到有一群人围在一起不知道在看什么的情况下,十有八九都会跟着围过去看个究竟。这种情况是出自于情不自禁的。小豆豆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她对外面的世界十分好奇,就连乘车的车票她都想要过来。她只是把自己心中所想的直接表达出来,甚至乎上课的时候不能够控制自己而四处张望,所以就产生了影响课堂纪律等等事情。我想,如果当时她的班主任或是学校的老师能多从小豆豆的角度看问题,多从小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的话,多和她谈谈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小豆豆也许就不会被退学了,即使她到了巴学园以后学习得更加开心快乐。
去年我教的一个班上也一个这样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小豆豆”。他总会上一会儿课就站起来搞搞别的同学,或是看窗外的事物。我喊上课,同学们喊完“老师好”都乖乖坐下来准备上课了,可他就是站着不坐下。第一堂课时,我走到他面前问“你做什么呢?你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大声告诉我他的名字。他可能察觉自己做出了异样的举动了,不好意思地坐下了。我想我刚教这个班,他大概是想引起我的注意吧,于是我上课就更多地留意着他。上着上着课,他又转过头去搞后面同学的'铅笔,我说:“xx同学,我们现在还没开始练习,你还不用借笔。一会开始练习,如果你没有铅笔,我借给你一支。”(我们在上美术课)他又不好意思转回身来似模似样地上课。一会到了练习的时候,他还真走过来向我借笔。我想,其实他并不是想干扰其他人,只是他一直都想着自己没有笔怎么练习呢。快下课了,也快放学了,窗外的校车正开了发动机准备着。大家听到隆隆的汽车响声都习以为常了,并没有分心而继续练习。而那个小朋友又站起来看着外面发生的一切,时而还转过头来看我有没有看见他这样。虽然这是次科,但我觉得还是要让孩子们学点什么,至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于是,我走过去,跟他说:“因为天冷了,汽车的发动机要提早‘热身’,一会才会开得顺畅。”他“哦”了一声坐了下去,再没看窗外了。
我想,面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我们老师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行。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篇4
俗话说得好: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找初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时就发现这本书透出了像绿茶一样的缕缕清香,那香味是无形的,要用你自己的心灵去细细地,慢慢的去体会。
这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用自己清澈如水的文笔,创造出了这一本像上等的龙井茶一般的书。
茶中有苦涩:洛基死了;最好的朋友泰明死了;集市上买来的小鸡死了;最后,就连小豆豆最喜欢的巴学园也在日本战争中毁于一场大火。当然了,也会有香甜:小豆豆在巴学园里面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在暑假里去温泉旅行;在集市上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两只可爱的小鸡;在寒假里去了志贺高原旅行,还和世界知名的滑雪家舒奈尔得一起滑雪!
当然,最让小豆豆开心的还是开学时巴校长竟然花了四个小时的时间来倾听小豆豆的有趣的`事。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学校也来这样一个校长就好了。巴学园里让我羡慕的事远不止这些,他们可以在饭后去散步,还可以在暑假时去旅行,当然是和同学一起去;他们还组织去野炊,在运动会的时候他们还发萝卜和其他蔬菜作奖品,太有趣了吧…
?窗边的小豆豆》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我经常会把它拿出来重温一下,我会跟着小豆豆一起欢乐,一起成长!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我也会在这本书当中回忆到自己的那段美好的'童年。这本书记录了作者来到新学校后的一段真实的时光,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篇5
小豆豆因为在原来的学校被定义为“怪孩子”,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而被迫学。新的学校---巴学园不仅接纳了她,而且在校长小林则徐先生的爱护和引导之下,小豆豆从“怪孩子”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能接受的孩子。
其实,小豆豆并不是一个“怪孩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每个孩子的本性都是好的,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坏心眼。小豆豆之所以在原来的学校被认为“怪孩子”,是因为在原来的学校缚束了她的天性,使她没有受到适合她的教育,从而被认为“怪孩子”。而巴学园就是适合她的学校:两棵树做的门;废电车做的教室;“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盒饭;可以自由选择的座位;从自己喜欢的'课程开始学习的课堂模式;……还有一个懂孩子的校长,这个学校的一切的一切,从此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诠释了小林先生与巴学园全体老师教学的理念。这个理念能铸就多少梦:一个有想象力的孩子能当作家;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能当运动员;一个好奇心强的孩子能当科学家;一个重视钱财的孩子能当理财师;……,甚至可以这么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一个树根雕刻家说,你手中的这个树根不是看你想雕什么就能雕什么,而是看它像什么雕什么。如果它像凤凰,你偏要把它雕成神龙,就一定雕不成。同样,有身体残缺孩子也一样。高桥君虽然永远也长不高了,但他在“巴学园式”运动会中的各项比赛中都获得了第一名。有个没有左臂的男孩,他学了柔道。可奇怪的是,学了三个多月,师傅却只教给了他一招。有一次,师傅带他去参加比赛,他一出那招就赢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终于提出了心中的疑问。师傅笑了笑:“那是因为你几乎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而且据我所知,那一招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抓住对手的左臂。”
巴学园虽然在世界第二大战中被烧毁了,校长小林则徐先生不久后也去世了,但在小豆豆心中,却是永远的存在。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篇6
暑假应该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可是疫情宅家的日子有点无聊啊,总不能一直电视剧吧,我的眼睛扫过书架。咦,《窗边的小豆豆》?红豆?绿豆?还是巧克力豆?这书名真有趣,要不读一读。
原来书名里的小豆豆不是我猜的任何一种豆,而是一个小女孩的名字。她因为淘气而被原学校退学了,妈妈带着她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在大家眼里怪怪的小豆豆慢慢改变了,变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守规矩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而小豆豆在巴学园的学习经历也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让她成为了世上最有名的节目主持人,还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
是什么让小豆豆有如此巨大的转变和成就呢?
我觉得首先是她有一位仁慈宽厚的妈妈。小豆豆由于在课堂上多次吵嚷着跑到窗边看“宣传艺人”、多次掀起课桌的.盖子等违纪行为而被罚站、被退学。妈妈为了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始终没有告诉小豆豆被退学的事,更没有责备她。小豆豆的自信心被保护得完好无损。为了让小豆豆有学上,妈妈到处奔波寻找新的学校……
其次是小豆豆遇到了伟大的小林校长,小林校长的关注、爱护、幽默等无时不刻在感染着小豆豆,让小豆豆融入到了巴学园的学习中去,一步步完善了自己的认知行为。当然,这其中更有小豆豆自己的努力上进。
读完这本书,回想我们的学习环境,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太幸运了,家庭、学校都无可挑剔。爸爸妈妈每天陪伴我成长,给了我一个温馨的家,不愁吃,不愁穿。学校更是一个知识的大海洋,让我学会了唱歌跳舞,了解了天文地理。
那我该怎样去学习呢?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努力的重要性,我们只要努力去改变,都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我也要更加努力。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篇7
我和大家分享我阅读的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讲述了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小豆豆因为顽皮而退学的经历,后来到了巴学园,这里用电车做教室,食堂不仅是吃饭,还能尝到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小豆豆就在这里开始了一段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
当我合上书本,回想小豆豆的的求学经历,巴学园就是小豆豆最终获得成功的地方。小豆豆是不幸的,一年级就被退学;但小豆豆又是幸运的,在巴学园里,她始终保有自己的个性,并且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当然更因为她遇到了小林校长——一个特别有耐心的、睿智的校长!
再想想现在,许多同学都觉得学习太枯燥了,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怎么可能好?不如让我们把学习看作是一个“游戏”过程,这个游戏中有比赛规则、有活动规则、有学习规则……把老师看作一个玩伴,把同学看作一个对手。
这样,当你学习觉得没有动力或者没有方向的时候,你就告诉自己:我正在游戏中呢,我不能让我的玩伴没有了交流和谈话的对象,我不能让我的对手没有了竞争的压力。
我要坚持着,像小豆豆一样,在比赛中锻炼胆大心细;在活动中培养互助互爱,在学习中学会尊重与倾听……虽然我很羡慕小豆豆,但我知道,现实中没有只有50个学生的一所学校,小豆豆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可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做一个有个性、有目标、有努力、有恒心的自己。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推荐7篇相关文章:
★ 点豆豆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