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生活中有了什么样的感悟,都可以写入心得体会中,心得体会是指把实践中的感想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材料,以下是顺风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梁家河)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1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印在《梁家河》封面上的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梁家河是一所学校,用真实的历史细节,生动地再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为当代青年特别是法院干警干事创业提供了鲜活教材,为锤炼党性提供了生动范本。
书中真切反映了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的生动场景和对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及关心牵挂。一声声呼唤乡亲们的小名,亲切自然拉家常,村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他念念不忘。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总书记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很多基本的特点,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他教了我做什么”。饮水思源,拳拳赤子,不论走的多高多远,不论做什么工作,心中装着百姓,才能不忘根,不忘本。
初到梁家河,艰苦简陋的环境,穷困饥饿和繁重的农活都没有将这位年轻人打败,在磨砺中他虚怀若谷,不忘修身,刻苦学习,脱胎换骨。习总书记的读书范围非常广,从文史哲学到外国名著,甚至美术作品和当地县城文学期刊都是他阅读的涉猎范围。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实践中也一样,书中写到,在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时,青年习总书记始终脚踏实地做实事,亲身调研取真经。正是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让习总书记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年轻人,正要学习总书记这种精神,干事创业、追求真理都要要一往无前,永不松懈。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2
连日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过习奋斗过的那片热土。一路走来,筑坝淤地的攻坚克难精神激励着我,敢为人先建设全省第一口沼气池的胆识鼓舞着我。一路走来的感悟颇多,我不禁想用日记的形式将它记录下来。
在梁家河,有乡亲介绍,当年习办事坚持原则,十分耿直。有一次,队里的拖拉机需要拉到县城维修,维修时,村民梁玉忠买了3包两毛钱的烟,用于请人帮忙抬机器,回来后找报销,因为不符合队里规定,坚决不报销。不久后,梁玉忠的父亲病重,自掏腰包买了3斤肉去看望。在那个一年难得吃上一次肉的年代,这件事让梁玉忠一家十分感动。
从这些日常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习既重情重义,又坚持原则,让我深受教育。一是坚守原则,要储足脚跟底气;二是坚守原则,要保持满腔锐气;三是坚守原则,要频吹暖心之气;四是坚守原则,要运足丹田真气。
其实在实际工作中,能不能报发票这样的小事,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在村里工作,时常遇到群众诉求不一、意见分歧、利益分配、决策决断等需要我们去裁决。比如村里财务支出、农村低保评定、公益事业建设等工作,时常闹争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讲原则,葫芦僧判葫芦案,那么什么都会变成一锅粥。这样,群众也看不起我们,我们在村里做工作也站不住脚,工作起来站在人前矮三分,说起话来低三度,较起真来怯三分。因此,我们一定要向习学习,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办事。
当然,坚持原则,必定会伤及部分人的利益,至少会让个别人心中不舒服,会得罪人。但是,只要我们行得端、做得正,不能办的事情坚决不办,不能开的口子坚决不开,始终坚持原则,该坚持的坚持,该关爱的关爱,我们还是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我决心以这次学习考察为新的起点,今后工作中以习重原则、重情义为榜样,做既当坚持原则的铁面包公,又当群众知冷知热的贴心人。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3
这个季度在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共读了记述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纪实文学《梁家河》,感悟良多。
整本书是以纪实的形式向我阐述了在梁家河这个偏僻小村庄中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困、开放与封闭……就是在这一个个的鲜明反差中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艰苦知青岁月中的自强不息和对当地群众们的深厚感情。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主动融入群众,他真正地做到了走进群众中去,“和群众心贴着心”。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通过网络上的照片我能很轻易地感受到梁家河的今昔对比,这不正反映了我们的中国力量?正是国家的富强才造就了这份改变!
作为时代新青年,作为党的接班人,作为学生,我又怎么不在自己的“梁家河”中呢?面对艰难险阻,我们该如何做?面对失败和挑战,我又该何去何从?知难而上,不忘初心,负重前行,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永不言弃,只有落实到行动上去才能不辜负主席对我们的教导。
首先,我们要有定力。在梁家河这样曾经的偏远山村一待便是七年,年轻的习总书记在这七年中到底遭受了多少挫折、面临过多少困难、承受过多大压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他在书中所表现出的那份百折不挠,那份自强不息令我动容。从城市中来的他亲自带领着乡亲们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这是何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也应该在学校的带领下做好学校基层的建设工作,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永不言弃。
其次,我们要不忘初心。习总书记说过:“陕西是我的根,延安是我的魂”。在习总书记最困苦的时候,是延安接纳了他,也是延安培育了他的很多基本观点和基本特点。而梁家河正是让习近平总书记锤炼升华的那片热土。上海商学院也是在我面对未来迷茫时接纳了我,让我在学校锻炼成长,汲取知识逐渐成长。我要懂得感恩。厚德载物,经世济民!这便是我所要坚持的初心。
最后要加强学习。“精雕细琢方为器,千锤百炼始成钢”。习总书记哪怕在如此艰苦的插队生活中也坚持学习,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呢?也正是习总书记的这份执着的精神才能铸就他现在的高度。他的思想和品质,也在梁家河这个地方得到了锤炼与升华。我们新青年就更应该把握此刻人生的黄金时期,把握好在学校的每一份机会。不断学习,不断蜕变,不断将自己改变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将个人经验和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完美结合,学无止境,厚积薄发!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4
1969年1月,不满16周岁的懵懂少年习近平从首都北京来到“穷山僻壤”的黄土高原一个小山村延川县梁家河。从此,在窑洞一住就是七年。这七年,让我们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群众思想的诞生过程。
陕北七年,当知青们受不了恶劣环境难以生活而纷纷离开的时候,他还住在一个老百姓的窑洞里。他说他并不感到寂寞。因为晚上的时候,村里边那些半大小子都会围过来听他讲故事。大家有什么吃什么,晚上一起盖几个破被子,互相用身体来互相取暖。为什么大家对一个十来岁的小伙有如此的亲近感、亲热感。为什么其他干部开会时,群众说闲话,基本上没人听,乱哄哄的开始,稀里糊涂地结束。而他开会,大家静悄悄。因为,他没有把老百姓当外人,他深知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铸造江山的主人,共产党离不开老百姓。他不说大话、空话,都是大实话,都想听的话,他干的事都是老百姓盼望的事。(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习近平)。
为老百姓建沼气池,解决了他们的取暖做饭,为老百姓建淤地坝,使他们多打粮食,解决肚子问题,修男女厕所,解决上厕所的尴尬问题,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谋幸福,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过了“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据习近平总书记回忆,晚上,窑洞里有四五个小伙子陪着我,晚上不仅是他们,村里的其他人,都是陆续地吃完饭以后进了我的窑洞,来串门,来听我讲古今,因为我的故事多啊。问我这个问我那个,北京什么样子,知道还有国外,美国是怎么回事,很好奇。你们都吃些什么,在北京吃什么,什么最好吃,你们都还见过什么稀罕事,《三国》、《水浒》、《红楼梦》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就给他们讲了,讲《三国》、《水浒》、《红楼梦》,跟大家都是成为好朋友。面对数次申请入党屡屡受挫的精神痛苦,是普通百姓帮助他卸下了思想包袱,不懈追求人生理想。当他上大学离开梁家河时,因为睡得比较晚,早上一起来推开门呢,外面都站满了老百姓、乡亲们,因为我在里边睡觉,静静地等,感动地哭了。正是人民群众这些心灵馈赠,让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与老百姓紧紧连在了一起,人民情怀与日俱增,日益深厚。
七年多的知青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形成深厚人民情怀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他成为全党的核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他从小受革命家庭的红色熏陶,15岁上山下乡,在陕北黄土高原度过艰苦的知青岁月,然后进入清华大学这个最高学府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大学出来后又进入高层领导机关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紧接着沉到县里直接当县委书记这样的“一线总指挥”,一直在改革发展稳定前沿摸爬滚打,在县、市、省重要领导岗位做实际工作。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下层军官到军委主席。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都待过,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都当过。这么丰富的阅历,在这么多重要领导岗位上历练过,有这么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所有这些都是干好领导工作的宝贵财富。
人们常说“厚积薄发”、“多年磨一剑”,这就是典型的厚积薄发,这就是典型的多年磨一剑。始终把对人民负责作为自己的天职,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感情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用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以百姓心为心”、“权为民所赋”的真谛。归结起来是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全党核心的形成,是具有深厚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的,是党和人民之福,是国家和民族之幸。毋庸置疑,基层干部的艰难经历,为习近平总书记从政后形成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不由得使我想起,2015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第一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不完整的,加大投入支持力度,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还要做到精准扶贫。在他的身上,无不闪烁着群众思想的光芒,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间。
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生活,身上体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学习。
今天,对于我们检察机关,来说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严厉打击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犯罪案件,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 梁家河物业公司读书心得
★ 读童年河有感
★ 读童年河有感
★ 大学生村官参观梁家河村知青旧居有感
★ 读好书心得体会
★ 关于读活法心得体会
★ 读《谁动了我的奶酪》心得体会
★ 读中医心得体会
★ 读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文档为doc格式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5
通过领会梁家河精神,使我更加完整、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非凡的成长历程,更加系统、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内涵,更加自觉、坚定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今后要努力做到:
一是坚定信念。习近平同志以对党的崇高信仰和“为人民做实事”的执着追求,带领梁家河人矢志不移、艰苦创业,挥洒了忠诚与实干的火热青春。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二是一心为民。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时刻不忘“什么叫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永葆“立根于群众”的情怀,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视为亲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真心为群众服务,扎扎实实为改善民生贡献力量。
三是艰苦奋斗。面对恶劣条件、重重困难,习近平同志带领梁家河村民治沟治水、抗击灾害、发展生产,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的动人之歌。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做好人社工作。
四是实干担当。习近平同志从梁家河的实际出发,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造田、修建公路,以实干和担当精神,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讲实话、用实劲、干实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五是敢为人先。在习近平同志带领下,梁家河的干部群众,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全省第一个沼气村和第一家代销店,把群众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去想的事情办成了。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六是廉洁奉公。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一言一行留下了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佳话,赢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尊敬,也深深地影响了一届届梁家河村党支部班子。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恪守“三严三实”要求,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一碗水端平”,不搞任人唯亲,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守住底线,以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梁家河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坚定信念、服务群众、勇于担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6
星期五这天一直哗哗的下着雨,我坐在窗户边用一个上午仔细的阅读着纪实文学《梁家河》。书的封面醒目的印着:“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通读全书,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当年在梁家河的窑洞里,十来岁的习近平点着自制的煤油灯读书、修身,汲取精神力量。对他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我尤其对这段话有很深的感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人自小就受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看到这里,我合上书不禁在想,我们基层干部还没有治国和平天下的能力,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今时代,知识总量成倍增长,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一旦放松了学习,就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主动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自己身为普通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要根据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思考,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业绩,努力把学习的收获体现到推动工作上。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重点学习掌握那些与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知识,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此外,还要多学习了解一些哲学、历史、文学以及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把握新鲜事物,以学益智、以学修身,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具体到我所在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当前需要学习的知识就有很多,在时事政策学习方面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党章学习培训和党史国史教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业务知识方面要认真开展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运用推广、学习掌握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政策等等;在岗位技能方面要提高公文写作、媒体应对、应急管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协作意识,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组织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说到底,作为年轻的我们这一代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业务和岗位知识的培训,都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标杆,立足本职岗位,提升工作水平,珍惜舞台,感恩时代,紧盯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推动养老保险经办事业高质量发展。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