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无价财富,心得体会的积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黄文秀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黄文秀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近日,_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一重要指示为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投身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习黄文秀扎根群众,一心为民。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到家乡,选择奋斗在脱贫攻坚的一线战场。这是黄文秀同志对初心的坚守,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当前我国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群众,主动下到基层、走村寨、进农家、访百姓,多到田间地头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与群众朝夕相处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学习黄文秀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完成任务,决不收兵!”这是黄文秀同志对使命的担当。她是村里的首位女第一书记,白天上门走访,村民不搭理,她就扫院子、摘砂糖橘、收玉米、种油茶,从不喝酒的她甚至会主动带上酒,和老乡们坐在一起叙叙家常。在她的努力下,百坭村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降至2.71%。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要像黄文秀那样,把群众当亲人来待,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实实在在多干事,扎扎实实干成事,真正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学习黄文秀奉献群众,无私爱民。黄文秀深知是党的扶贫政策让自己一家摆脱贫困,于是铭记党恩、饮水思源,坚持把所学所获回馈给党和人民,义无反顾地用智慧、汗水和生命,在最需要人才的贫困山区,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不负时代、奉献群众的青春之歌。党员干部要像黄文秀那样,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为百姓奉献,善于从贫困群众关注的焦点、脱贫致富的难点中寻找干事创业的切入点。在奉献群众的工作中,要坚持脚踏泥泞,俯首躬行,不眼高手低,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干为荣、以苦为乐,用埋头苦干的实际行动为群众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黄文秀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什么是初心?
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都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靠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黄文秀说“百色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是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面对那些还没有脱贫的父老乡亲,作为党员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
初心,是对脱贫路上的笃定、对基层工作的坚守、对为人民服务的执着。
什么是青春?
青春就是甘于奉献。黄文秀同志毕业于北京高校,本可选择更为安逸和舒服的工作环境和行业,2016年研究生毕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百色,用所学服务家乡建设。2018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爱岗敬业,心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她身上,青春代表着奉献,青春意味着付出,青春彰显着使命,青春书写着担当。青年干部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我们更应该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自觉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多沉入工作岗位,多做调查研究,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青春就是绽放价值。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很漫长,但就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而言,却是极为短暂的。有的人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有的人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有的人虽生命短暂,人生却无比绚烂。黄文秀同志在短暂的人生路上,用奉献延展了生命的宽度,让生命的价值光芒四射,精彩纷呈。从黄文秀同志身上,我认为作为一名工作在农村一线的人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年轻干部虽然文化素质高,学习能力强,但这样的我们心高气傲,考虑问题不全面,交际能力差等问题也都凸显出来,所以我们要端正心态,保持文明的言行举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真诚消除矛盾,用宽容感化群众;二是要努力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经验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从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夯实自己的基础,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胜期,更应努力提升自己,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要严于律己。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遇事多问原因,做事多想后果,不断矫正自身行为,让洁身自好、遵纪守法成为习惯。
青春就是拼搏奋斗。“无青春不奋斗”这句话用在黄文秀同志身上最为贴切不过了,她的人生定格在奋斗的30岁,脱贫攻坚忘我工作的30岁,人生最美好的30岁。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征程,为我们这些正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年轻干部树立了楷模,我们也将继续她的事业,用奋斗谱写精彩人生华章。奋斗既要仰望星空,也要需要脚踏实地。我们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当你选择了梦想,就意味着你要受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充分肯定自己的每一份付出,用足够的信心去迎接每一份挑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并存者才能走得到远方,享受到最终胜利的果实。
初心不灭,青春无悔。芳华虽短,馨香永存。
黄文秀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的精神,并没有随着她的生命一同消逝,而是化成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榜样,为扶贫事业道路上的后来者照亮前进的方向,更为广大青年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坚定了信心,鼓舞了斗志。 坚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个人能走多远,不要问他的双脚,而要问他的志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强调信心、信念的重要意义。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到乐业县偏远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他人的不解和疑惑,她说“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在她眼中, 理想信念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绝不是口号,信了就要一心想着为党为人民而战,是终其一生的任务,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担当。
勇于担当,冲锋就不能撤退。黄文秀曾对朋友说:“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一年时间,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由22.88%降至2.71%,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致富门路,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这些成绩,有她不畏艰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热爱,更是她积极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硕果,既然选择了,就没有退路,只能勇敢面对,勇往直前,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她掉过眼泪,但没有说过放弃,在她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撤退、没有后悔,作为一名党员,黄文秀从来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黄文秀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6月17日凌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20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毕业后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听从党的召唤,投身基层扶贫事业,在脱贫攻坚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人对信仰的无比忠诚,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作为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我们更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以她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作出应有努力。
不忘初心、一心为民。她放弃大城市优越环境、毅然回到家乡、心系扶贫一线因公牺牲的感人事迹,颂扬了她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崇高精神,讴歌了她将最美青春年华奉献给党和人民的感人情怀。
作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我们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向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人学习,学习他们勇于担当的魄力,学习他们迎难而上的斗志,学习他们甘于奉献的从容,坚定初心,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拼搏奋斗,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自己的青春之歌。
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学习她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追求,心系群众、担当作为的高尚情操,知重负重、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以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付出汗水。
黄文秀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6月17日凌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这名将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的驻村第一书记,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看完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发布会,我深受感动。黄文秀同志是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和先锋模范,是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是所有驻村工作队员学习的榜样。
人生有很多选择,在面对选择时,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决定,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黄文秀同志硕士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面对百坭村这个贫困村,她没有想到退缩,而是真心实意地想为老百姓干实事。她时刻牢记党的嘱托,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誓言。黄文秀同志事迹让我看到了一位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奉献,这激励着我在扶贫任务上要勤于实践、不断奋斗,肩负起这项新时代赋予我的神圣使命和责任。要立足工作职责,在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上下功夫,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真正所需所盼所求,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到实处。
长期几个星期不回家,一年二万五千公里的里程数,动用自己各种资源千方百计推动村里发展,直至生命最后时刻还始终牵挂着村里灾情,这些日常点滴让大家真实地看到了脱贫攻坚一线无私奉献、全力以赴的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以来,像黄文秀一样把年轻的生命定格的扶贫路上的基层干部很多,他们为了党的扶贫事业,用生命诠释对党绝对忠诚,树立了扶贫路上的丰碑。
100年前的1919,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曾写下诗篇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100年后的2019,黄文秀说做人要有价值,不能光为自己活,还要为民族活、为国家活。黄文秀同志的工作为什么会得到村民的支持和认可?因为她心里始终装着村民。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评价黄文秀同志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平时的驻村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获得村民支持的唯一办法就是始终保持为民情怀,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把村民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
如今,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到最后的紧要关头,在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为自己是脱贫攻坚战线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作为一名和黄文秀同志有着同样身份的驻村第一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心系人民,扎根基层,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沉下身子抓落实、耐住性子谋发展,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好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文秀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