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演讲稿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准备演讲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成长引领员演讲稿8篇,感谢您的参阅。
成长引领员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伟大的作家高尔基的名言。书,在有的人眼中是枯燥无味的,但在我的眼中却是丰富多彩、五彩斑斓的。
书,感谢你,给我带来了乐趣和智慧。书,像一个忠实的朋友,时时刻刻陪伴着我。在我伤心烦恼的时候,书给我安慰、快乐;在我孤独的时候,书为我解闷,和我聊天。
有一次,我无意中做错了一件事,大家都不理我了,我心里沉重极了,也无聊极了,随手打开一本《幽默大王》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紧锁的眉头舒展了;看着看着,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看着,我哈哈大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大家都围过来看,也都哈哈大笑。这样,大家和我又和好了。瞧,书不但给了我快乐,又帮我找回了朋友,真是“有益无害”呀!
书,像一位老师,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它就详详细细地为我讲解。有一次,我们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有点难,幸好我在一本《作文大全》中看到过一篇类似的作文。我先把作文在脑海里复习了一遍,然后,我一拍脑袋瓜就找到了写这篇作文的窍门,结果这篇作文得了优秀。书可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哇!
书,像一条时空隧道,打开它,我就仿佛来到蓬莱仙境,与八仙共同交流,又仿佛来到七个小矮人的住处,与他们一起载歌载舞,吃白雪公主烙的香喷喷的苹果馅饼,或是来到小人国,与小人们一起保卫环保卫士——大树。书,让我开阔眼界,它让我知道了爱迪生经过重重磨难,失败了两千多次,终于发明了电灯,它让我知道了贝多芬优美动听的月光曲的由来,它让我知道了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海伦凯勒,知道了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勤奋刻苦的古人。书,你让我获益无穷!
书,给我智慧,让我聪明;书,让我明理,教我做人。让我们大声对世界说:“我读书,我快乐!”
谢谢大家!
成长引领员演讲稿篇2
在生活中,有人喜欢深沉的蓝色,有人喜欢希望的绿色,有人喜欢纯洁的白色,还有人喜欢活泼的橙色。而我,最喜欢的却是热情似火的红色。
我为什么喜欢红色,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记得我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第一次系上鲜艳的红领巾,第一次站在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对着它行队礼时,我便已经对红色产生了特殊的情感。望着在风中飘动的红色,我仿佛看见了红通通的火苗,跳着欢快的舞蹈,在我眼前闪动;好像看见了勇敢的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把敌人们打得头破血流、落荒而逃;好像看见中华民族的一种力量,那是用红色凝结的一种力量,令人奋发图强……看见红色,一股骄傲之感油然而生。红色,代表着我们亲爱的祖国——中国!
每当我看作文吧见红色,我便找到了自豪感和信心,因为它也代表着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红色故事”起源的地方,这儿有《柳堡的故事》,九九艳阳天的歌声至今传扬。这儿有着周恩来爷爷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那泛着金光的红色根据地,飞扬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誓言。后来,我逢人就会说:“红色是我的最爱,它代表着热情,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刚强!”
我越来越痴迷于红色。如果你来到我家做客,一进门,你必定会大吃一惊。因为我家墙上,到处都挂满了红色的国旗,有大有小,大的插在花盆里,小的被挂在墙上、门上……有了红色相伴,我的心也燃烧起来。我向着红色的那方,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因为我热爱红色,热爱我的祖国!
我——爱——红——色!
成长引领员演讲稿篇3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王俊屹
“你是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灯,我是孩童啊,走在你的眼眸。你是明月清风,我是你照拂的梦,见与不见都一生与你相拥。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你的手我蹒跚在牵,请带我去明天。如果说你曾苦过我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愿不枉啊,愿勇往啊,这盛世每一天。你是岁月长河,星火燃起的天空,我是仰望者,就把你唱成歌。你是我之所来,也是我心之所归,世间所有路都将与你相逢,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你的手我蹒跚在牵,请带我去明天。如果说你曾苦过我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愿不枉啊,愿勇往啊,这盛世每一天。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孩子们啊,安睡梦乡,像你深爱的那样。而我将梦你所梦的团圆,愿你所愿的永远,走你所走的长路,这样的爱你啊。我也将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天边的月心中的念,你永在我身边,与你相约一生清澈,如你年轻的脸……”这盛世每一天就如歌手王菲在如愿里唱的那样,山河无恙,烟火寻常,有多少革命烈士倒下,又有多少新的革命者站了起来。你是岁月长河,星火燃起的天空,像黄继光为革命事业,牺牲自己,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让战友继续前进,董存瑞为了攻下敌人阵地,手举炸药包,高喊“祖国万岁,为了新中国前进”跟敌人同归于尽,换来了战友们的胜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年少时就立下了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有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事不留名,立志做个党的好儿子,报效祖国和人们,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和祖国如今的和平!
假期里爸妈带我看了很多关于红军抗战体裁的电影,其中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让我印象深刻。长津湖之战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在东线对美第10军组织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彼时的西线联合国军因受到中国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的沉重打击后,麦克阿瑟命令东线美军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向中朝边界的鸭绿江畔快速突击,与西线联合国军形成两线攻势,争取在中国军队全面入朝之前占领整个朝鲜(因为此时的麦克阿瑟还并不清楚大批中国军队已进入朝鲜战场)。正是因为美军在东线加快了进攻的速度,毛泽东主席亲自电令第三野战军九兵团20、27、26三个满员军紧急开赴朝鲜东线长津湖。由于时间紧张,尚未完全补充到位的第九兵团20军和27军,先期于11月7日和11月12日提前入朝,26军随后于11月19日进入朝鲜,长津湖战役由此拉开序幕。厉雪罡风,埋不住不熄的军魂,力挫“北极熊团”的“冰雕连”,在饥寒交迫的困局中,依然挺进水门桥,续写“钢七连”的不朽传奇。紧接第一部电影《长津湖》被我军大败的精锐美军开始狼狈撤离,但志愿军的阶段性胜利却迎来水门桥天堑的巨大挑战,建在四根巨型水泥管上的悬崖式水门桥险要难攻,我军面临水门桥天险犹如虎口夺食的艰难。有与敌方三炸、三修水门桥的你来我往,分析地势、计划擒贼先擒王的智取,也有硬核激越的战斗、掩护的激战,攻其不备的夜袭,骁勇牺牲的英雄炸桥行动,我军战士们在极寒的不利天时、要塞难取的地利缺失下,仍然毫不退缩、有勇有谋,任务虽艰难但决心笃定。冻白无血色的脸和皴裂的皮肤与嘴唇、探照灯下的匍匐、穿越枪雨自上而下爬坡式的营救、崩掉牙的罐头黄豆、如雨落的高空弹、“伍千里,你放心!”的承诺……伍万里从新兵到接受真打真上的洗礼后蜕变为有责任、懂得生命珍贵的合格战士,那么这次,万里更看到了残酷中的温情,和对家国的希冀:小小雪堆上祭奠的烟、家的方向的明亮旭日、伍万里那句“我要你们都活着回去”、伍千里对弟弟伍万里说的那句“以后怎么跑怎么飞你自己定”的关怀、鼓励,兄弟俩的惜别,枯枝上飘动的红巾,还有弟弟伍万里含泪说出的“万里是我哥,你也是我哥,七连的战士们都是我哥”,更掷地有声表现出这份过命的沉甸甸的亲情和友谊。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的胜利,在正面战场歼灭了美军大量的有生力量,给予了美军沉重打击,遏制了美军进攻势头,打乱了美军军事计划,长津湖之战,在谋略、勇气、环境下呈现出的惨烈,旷世古今。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险自是我们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难以想见的。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而我们的前辈却穿着草鞋在雪化、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撒满了长征的每一个角落,作为英雄后代的我们也试着学会坚强。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4篇《2024红色凝聚力量榜样引领成长演讲稿》,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的价值所在。
成长引领员演讲稿篇4
近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用心读《红色家书》一书,书中一封封家书饱含深情、感人至深、惊天动地,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大公无私的家国情怀,对激发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承发扬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红色家书》其实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缩影、一部简史,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源所在。
69年前,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纽约星报》邀请了几位代表各种政见的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举行座谈会。他们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从平均地权的政策出发,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赢得民心的。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原美国新闻处处长约翰·费尔班克认为组织起广大贫困农民进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源,而蒋介石的前政治顾问,美国新闻处太平洋行动组副组长欧文·拉铁摩尔则认为,是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导致他们输掉了这场战争。他们从各种角度讨论了很多,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出统一而贴近现实的答案。
然而69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中国人民不断迎接挑战,不断赢得胜利,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不由得让国际社会再次发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
国际社会所苦苦求索的答案,其实,就记载在这本《红色家书》中。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孔子说过“自古民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的根本,失去信仰,人就会失去灵魂,政党就会失去活力,民族就会面临消亡。在战争时期,信仰尤为重要,夏明翰烈士在家书中写道“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我一生无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红色家书薄薄二张,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如有雷霆写就,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新中国的未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夏明翰烈士这般用鲜血浇灌信仰之花的共产党人何止千万,正是他们坚定厚重如山岳一般的共产主义信仰,才让今天的新中国繁花遍地,锦绣河山一片安宁。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劳苦大众的代言人。立党初衷,就是解放劳苦大众,造福全中国。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挺立的旗帜,迎风飒飒响,正气贯云霄。红色家书中,无论是毛泽东致信妻兄杨开智告诫他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还是刘少奇致信姐姐刘绍懿要求人民政府的法令要办的,必须老老实实照办,还是陈毅告诫家人,要想办法自力更生节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无论官多大、位多高,都依然保持共产党员公道正派的作风,绝不徇私枉法,绝不搞特殊化。共产党员都是从人民中来,必须时刻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高高在上的姿态、贪赃枉法的行为,只会让人民所唾弃,终究被时代所淘汰,正因为共产党员的拳拳赤子心和浩然正气,让党和人民熔炼成一个整体,历经各种挑战,创造出一个个新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他们”的家国大义。“他们”有的是共产党员,有的并不是。“他们”是这一封封红色家书的另一方,历史的聚光灯也少为“他们停留”。“他们”是替毛泽东照顾病母的舅父文正兴、文正莹;“他们”是瞿秋白每封家书必提到的“小独伊”;“他们”是带着徐向前的一双儿女,东奔西走躲避飞机轰炸的黄杰;“他们”是共产党员的父辈、爱人、儿女。他们何尝不想亲人们留在自己身边,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是国难当头、神州涂炭,唯有共产党能救中国。家国大义面前,“他们”毅然舍小家为大家,不再偏安一隅、儿女情长,他们全心全意支持亲人们踏上救国征程,正因为“他们”毫无保留的鼓励和支持,让这些共产党员们在那个血火交织的年代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之中。这一封封真情流露的家书,虽然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却沉甸甸地记录着共产党员和至亲们的心灵默契,“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新中国的光荣和伟大,永远有“他们”的一半。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绝不是封建王朝那种一朝胜、便称王的暴力更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外来侵略、推翻暴力统治的正义的胜利。这胜利来自于人民,也将造福于人民。在这一封封红色家书中,我们看到毛泽东为儿子毛岸英的进步而喜慰,罗荣桓对女儿感叹为人民服务已成终生职业,刘少奇教导儿子刘允诺虚心听取同志们的批评,是这一代传一代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传统,让将近百年的共产党队伍历久弥新、永焕生机。无论是风雨飘摇的1921,还是国富民强的2018,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必将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这275封伟大而温暖的红色家书,勾勒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从1919年到1982年这63年的时间跨度,更加凸显了主题的宏大。红色家书记载的不是历史,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传递着脉脉温情,反而让历史更加有血有肉。
九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没有了战争的威胁,摆脱了饥寒交迫的窘境。如今的中国,正越来越强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更要不断汲取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力量,继续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披坚执锐、奋勇向前。作为省民爆公司党委书记,我将以《红色家书》中传承的先烈意志为精神指引,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做一个有信仰、有担当的共产党人,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辉煌的业绩来报效国家,不负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献出自己的力量!
成长引领员演讲稿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读书的快乐!
如果你问我,什么最让我感到快乐?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读书让我感到最快乐!”
在我还不认识汉字的时候,我就开始“读书”了。你们可不要笑,这是真的。小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不少童话书。虽然我不识字,但我还是兴致勃勃地翻看着,看到认识的物品,就拍手兴奋不已。长大了,我的书就更多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领略宇宙的奥妙;我足不出户,就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知道了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读书带给我的无限欢乐。
读书,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有时还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
有一次,妈妈在洗葡萄,她将葡萄一颗一颗剪下来,再用清水冲洗。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还费水。如果用洗洁精,又怕有残留,对身体有害。我告诉妈妈,在水中放点小苏打,把葡萄放在里面泡一会儿,再用清水冲洗就可以了。这样又快又省力,不仅洗得干净,而且健康无残留。妈妈按我说的去做了,很快就将葡萄洗得干干净净。妈妈惊喜地问我:“你怎么懂这些的?”“书上看到的呗!”我得意地说,“读书可以让我获得许多的知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一起读书,一起享受这读书的快乐吧!
谢谢大家!
成长引领员演讲稿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文字需慢慢咀嚼,才能体会到那橄榄般清新醇香的味道。
成长的路途遥远而漫长,但有时候还需要我们放慢匆忙的脚步,去静静地感受书本,去细细地体会书本散发出来那淡淡的香,慢慢去咀嚼她的味道。
我喜欢读书,不只是喜欢书里的情节,书里的人物,我还喜欢去仔细品味书中的每一个字,去感受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仿佛身临其境般。因为我知道,读书,如果只是单单去读她的内容,那读再多的书也是没有用的,这样你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只有一下子俯冲下去的感受,不会有缓缓上坡时那种紧张、兴奋的感受;相反,如果我们仔仔细细地去读书,去品味书中的每一个字,我们就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就像一步一步从山脚登上山顶一样,这样才会体会到努力之后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读了书,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眼光要比曾经开阔很多。曾经的一个你自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在现在看来,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现在的你,看的书多了,思考的方向也就广了,思考的问题也不同了。你会发现原本简单的问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发现,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去品味书中那淡淡的香味。
读书是伴着一路书香与一路欢笑同时进行的。欢笑就是快乐的,所以读书是很快乐的。伤心时,拿起桌边放着的书本,边品读书本边感受秋日那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伴随着一丝花草的清香,闭上眼睛,刚才的伤心之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种快乐与兴奋的感觉。
书需读得慢,读得仔细,就可以有更多的感受,就可以轻易地触碰到人内心的体会。简单来说,书只能慢慢去读,慢慢去品味那泛黄的纸页里散发出的香,读完书,你就会体会到那种由内向外的快乐,这样读书,就会有一路书香,一路欢笑伴着你成长。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成长引领员演讲稿篇7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最讨厌的颜色是红色。因为我觉得红色太过于艳丽。但姥姥却说,那是革命的颜色!何为革命?年幼的我一无所知,但每见到红色,我就会大喊:革命的颜色!每当这时姥姥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渐渐长大,我才明白红色是五星红旗的颜色,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红色是红领巾的颜色,它代表红旗的一角;红色是理想和信念的颜色,它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
从小到大红色精神就一直渗透在我们的灵魂里,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战争虽远,但记忆犹新——山东菏泽的赵登宇在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后,不幸被日军击中胸部,壮烈殉国,年仅三十九岁;河北高阳的佟麟阁投笔从戎,奋勇抗敌,与日军交战中,头部受重伤,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四十五岁……这些故事都记录在我们八年级的历史课本里。
这些英雄或许离我很遥远,但有一个英雄故事却离我很近很近。
听姥姥说,我的外曾祖母是一位和抗日英雄王二小一样的少年英雄,但她是幸运的,她活了下来。一九三八年七月二日,日军长野部队侵占山东单县,在单县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本平静的单县城,炮火连天,四处狼藉,因为没有作战经验,村民们死的死,伤的伤,就连部队里也经常有人受伤、战死,活下来的人也会面临着一个大问题:没有粮食吃。外曾祖母那年才十三岁,但看到这样的场面也是和大人一样着急,于是就和她年龄相仿的孩子,把粮食都塞到袖子里,送到养伤的战士手中。
后来外曾祖母和村民就有了新的任务,守地道口。一天,外曾祖母和一个秘密联络站站长的老婆像往常一样一边纳鞋底,一边注意村口的动静。突然,他们发现正北方向尘土飞扬,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日伪军,朝村庄飞奔而来。那个站长的老婆让外曾祖母去地道报信,而她则向反方向跑去。为了拖住敌人,她又朝鬼子的方向开了一枪,这时候敌人的马队冲到了她的面前,她从怀里掏出一枚手榴弹,敌人愣了一下,迅速扑过来抓住了她,原来她还没有学会使用手榴弹。外祖母把敌人来的消息报告给了地道里的同志们,他们迅速从地道跑出村外,顺着一条大沟奔向黄河故道那片无边无际的芦苇丛中,而站长的老婆却死在了敌人的刺刀之下,年仅二十三岁。
姥姥每当说到这里,都会老泪纵横,对日军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后来,经过了全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我们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当举国终于得以安宁的时候。谁也没有忘记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和百姓。八路军把在战争中死去的同志的遗体和百姓的遗体,逐一找到,安葬在了一块空地上,一个上了年纪的同志悲痛地说道:“不管是生还是死都不能散,都要在一起!”
可是,在一起是那么的不容易啊!
一九六一年全国都在闹饥荒,村里的树皮被剥了下来,地下的树根被挖了出来。为了不被饿死,外曾祖母带着一家人开始了乞讨的生活,当时为了能让所有人都活下去,大家只好分开,没想到这一分开就是几十年。姥姥这几十年以来给妈妈和舅舅说的最多的就是:“无论你们想什么办法,都要找到你们的姥姥,不管是生还是死,我们一家人得在一起呀!”那些年他们都在寻找外曾祖母的路上奔波。
直到二零一八年我们才有了外曾祖母的消息,得知她还健在,姥姥激动得好几天都睡不好觉,妈妈拿着别人提供的地址到处询问,可那里已经拆迁了,到了公安局也没有查到具体的地址,没办法,妈妈只好到处打听,几经周折仍没有任何消息。就在妈妈心灰意冷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人。妈妈向老人说明了来意,老人忽然变得很激动,问了妈妈很多问题,老人听后紧紧地抱住了妈妈,哭着说:“找到了!找到了!我们一家人又可以在一起了!”
是的,一家人终于在一起了,在这和平年代里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庆典,让人泪目的不仅仅是惊心动魄的抗战纪录片,不仅仅是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更是一位滞留在缅甸的中国老兵这数十年来唯一的政治愿望:我要回家,与祖国在一起!
远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代表着团结,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已经奔腾了五千年的热血,遗传着中国独有的红色基因,而这基因便是对祖国无条件的热爱,更是与祖国荣辱与共,永远在一起!
成长引领员演讲稿篇8
德国作家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而《红岩》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红岩》是一本红色小说,里面讲述了一群革命志士英勇抗战的故事。在那些革命志士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小萝卜头了。他从8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在监狱里生活,每天都过得非常辛苦。后来,他在大家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小小的监狱交通员,帮助大家传递消息。他非常吃苦耐劳,也聪明机警,还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一个非常乐观善良的人。
读完了《红岩》里小萝卜头的故事,我又查找了小萝卜头的资料,发现他并不是一个虚拟的人物,而是真正存在于历史中的烈士。他的生命停止在了8岁,成为了我们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而他的爸爸妈妈也为了祖国牺牲了。知道小萝卜头牺牲的年龄,我不禁红了眼睛,他明明和我现在差不多大,可他却不能享受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还要和残忍的敌人斗智斗勇。
小萝卜头是我心中的红色榜样,我希望可以和他成为朋友,穿过遥远的时光,把我的感恩都告诉他。看到小萝卜头吃着难咽的饭菜,学习条件也很艰苦,我就想把自己的饭菜、书本、玩具和新衣服都送给他,让他不要再挨饿受冻。如果小萝卜头知道我们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也一定会非常高兴吧?我真希望可以对他说一声:“小萝卜头,谢谢你啊,你辛苦了!”
红色书籍陪伴我成长,红色榜样也是我心中的朋友,我会和心里的小萝卜头共同学习,一起迎接成长中更多的幸福!
成长引领员演讲稿8篇相关文章: